雖然此次拜登出訪并沒有選擇澳大利亞與加拿大,但在美方定下“圍堵中國”的基本戰略之后,澳大利亞與加拿大這兩個美國的“忠誠盟友”卻成了“表現最為積極”的那兩個國家。根據觀察者網報道,日前澳大利亞國防部發表聲明稱,其空軍下屬的一架P-8A反潛巡邏機5月26日在南海地區被解放軍的殲-16戰斗機攔截,還炒作稱此次攔截對飛機與機組成員“造成了威脅”。目前澳大利亞政府已經通過官方渠道向中方“表達了擔憂”。
但對于這一架P-8A反潛巡邏機出現在南海的目的,澳大利亞政府卻避而不談。直到被記者問及時,澳大利亞新任國防部長理查德·馬勒斯才含含糊糊地表示,這是他們在南海地區“國際空域”的偵查活動,并聲稱這一活動的開展完全符合國際法的要求。“澳大利亞根據國家法已經在該地區開展‘海上偵察活動’數十年了。”馬勒斯如是說。
隨后馬勒斯話鋒一轉,再次將話題拉回到渲染“中國威脅”上來。為了佐證其威脅論,馬勒斯還詳細描述了澳軍機被“攔截”的全過程。馬勒斯聲稱,彼時中方的殲-16戰機先是飛到了P-8A的側面發射了信號彈,后又加速至P-8A航線前側釋放了一些“箔條”,其中部分“箔條”不幸被吸入了P-8A的發動機,幸好沒有導致發動機損壞。
而從馬勒斯的表述來看,所謂的“箔條”很有可能是一種“箔條干擾彈”。其釋放的方法也與馬勒斯的描述完全一致。一般情況下,箔條干擾彈都會隨紅外干擾彈共同釋放,這些箔條會在下落的過程中逐漸散布成云狀,從而對敵方雷達信號產生散射,減小本方戰機被敵鎖定的可能。倘若馬勒斯的描述屬實,那么這些箔條干擾彈也算是開發出了一種“新用途”了。
但無論是解放軍采用了什么方式驅離澳軍機,都完全是合理合法的。在P-8A調整部署沖繩之后,已經多次抵近我國東海、南海海域進行抵近偵察活動,去年更是有一架P-8A直接闖入了我國西沙群島領空,嚴重損害了中國主權。解放軍軍機提前進行攔截就是為了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在澳方主動挑釁的情況下,解放軍所采取的所有攔截行為都是合理合法的。
無獨有偶,在澳大利亞軍機自南海方向抵近我國周邊進行偵查挑釁的同時。加拿大也蠢蠢欲動,派出了CP-140反潛巡邏機抵近我國東海空域進行偵查活動。日前加拿大國防部亦發表聲明稱,加拿大皇家空軍軍機與解放軍軍機在東海空域進行了多次“親密互動”,加方還指責解放軍軍機“沒有遵守國際航空安全規范”。
但這些也都是加拿大國防部的一面之詞。與澳大利亞政府發表聲明的套路完全相同,加國防部聲稱其被解放軍攔截的CP-140前往東海主要是執行所謂的“霓虹行動”,即監督聯合國制裁朝鮮決議的執行情況。但實際上這只是一個“幌子”,近期解放軍正在我國周邊海域密集開展實戰化演訓活動,澳加同時派出反潛巡邏機很有可能就是想要對我方軍艦的正常航行與訓練進行干擾。
而解放軍軍機也第一時間進行的攔截處置也絕對專業,無可指摘。澳加聯手派軍機抵近中國偵察挑釁后,又站出來指責中方的攔截行為“不安全”,只不過是“惡人先告狀”的把戲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