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老瓦,又跟大家見面了。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雖然我是數碼博主,但實際上游戲需求還停留在CSGO、LOL這樣的“大眾類永不過時型”游戲,由于它們對于PC主機的性能要求其實并不太高,所以一直也沒有什么動力更換,2016年的品牌主機(7代i5+1063)一直在服役中,除了長得中規中矩之外,6年時間里也沒有掉過鏈子。
但是,為什么要說但是?實際上,從索尼A7M4發布之后,我就一直在搶購的路上,它能夠兼顧拍照和視頻(雖然都不是最強),對于我這樣在“臀部”徘徊的博主而言應該是最好的配搭??墒?,要知道,換相機并不是簡單的換相機,相關的配套設備都要跟上,比如照片、視頻的后期,都需要有足夠的電腦性能來支持,所以換主機就成了必然的選擇。
關于組裝機和品牌機,我應該都或多或少評測過,就我自己這幾年的使用體驗而言,我會更偏向于品牌機,性能穩定、沒有雜七雜八的小毛病,而且整機保修更方便快捷。中間的選購過程我就不多贅述了,我最終選擇是華碩天選X,配置如下:
我覺得整體性能還是比較均衡的,12代i5+RTX3060的組合應付A7M4的全力輸出也是沒什么問題,至于DDR4內存我個人覺得還能用,而且也是性價比選擇(畢竟絕大多數預算都給了A7M4)。
好了,廢話不多說,還是上機器吧。
主機外觀設計
怎么說呢,其實最近兩年,品牌機在配置和價格上已經和組裝機很接近了,甚至有的時候還更便宜。但是大家還是有一些人會選擇組裝機,我覺得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外觀設計”,顯然各種透、各種RGB的機箱設計會更討人喜歡,這也是目前而言,品牌機需要再提升的地方。顯然,華碩天選X的設計也是比較中規中矩的,但是在這中規中矩中,依然有一些小細節是值得提及的。
華碩天選X的整機尺寸為162×291×355mm(長×寬×高),按照尺寸來看的話,它應該屬于中塔和mini塔之間,我的桌子1.2m長,55cm寬,放在桌上并沒有很大的感覺。
在機箱的正面,算是品牌機中比較特別的設計,其通過分明的棱角刻畫出了一個富有3D感的立面,不同角度光線下明暗對比強烈,搭配上飾面表面的六邊形波點設計,顏值還不錯。
而且,在機箱正面的下方,還有一個圓形的“天選X”的LOGO,主機點亮之后會同時點亮這個LOGO,夜晚的時候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另外,華碩天選X機箱從側面看,采用了一定的坡度設計,通過前飾板將機箱的前部進行了整體抬升,側面看上去有些動感。
此外,在機身兩側的邊角位置分別有一處線條裝飾,盡管我并不知道它具體有什么含義。
在機身接口方面,華碩天選X給了足夠豐富的接口類型和數量。機身正面提供了2個USB 3.2 Gen1和2個USB 2.0接口以及一對耳機和麥克接口。對于普通用戶而言,僅僅是機身正面的這些接口其實就已經夠用了,免去了頻繁去機箱背后進行插拔的麻煩。
機身背面,則提供了2個USB 3.2 Gen1、2個USB 2.0、1個RJ-45標準網絡接口、1對PS/2鍵盤鼠標端口、1組音頻接口、1個HDMI接口和3個DP接口,擁有比較豐富的拓展性能。如果能夠再增加一個Type-C接口我覺得就基本完美了。
機身內部構造
雖然是品牌機,但是咱們還是要拆機來看看內部都給配了些什么。
華碩天選X機箱開蓋比較簡單,用普通的十字螺絲刀拆下兩顆螺絲之后就能夠大致上看到內部結構。由于機身的容積并不是太大,所以整體而言,機箱內的布局還是比較緊湊的。
而且,為了給硬盤支架進行加固,機箱中間位置設計了一塊額外的加固鋼板,確保在使用或者搬動過程中硬盤位置足夠穩定,減少對于硬盤的損壞。
主板方面,華碩天選X采用了自家主板(B660),畢竟主板起家,質量方面還是沒什么問題的。
CPU咱就不說了,i5-12400F(無核顯版本),性能出眾,屬于是英特爾把牙膏擠破了的成果,各位觀眾老爺喜聞樂見。而顯卡方面,則是華碩自家的RTX3060 12G GDDR6獨立顯存版本。
其電路板表面增加了涂層處理,能夠提供額外的保護;除了散熱片之外,還提供了軸流風扇主動散熱,雙滾珠軸承結構設計帶來了更長的使用壽命。
硬盤方面,我這臺主機原配的是一條INTEL 670P M.2 2280固態硬盤,容量為512GB。
在CrystalDiskMark中,這塊硬盤的隨機讀寫速度分別能夠達到2700MB/s和1600MB/s左右,性能對于一般用戶完全夠用。
此外,在顯卡位的旁邊還預留了一個M.2 2280插口,可以方便我們后期進行擴容。
內存方面,機內使用了2條8GB共計16GB的鎂光DDR4 3200MHz內存,和我原來電腦上的內存容量一致,但頻率更高,我覺得應該能撐過下一個5年。
內存讀寫性能測試下,讀取速度45676MB/s,寫入速度44533MB/s,雙通道內存性能還是可以的。
在散熱方面,華碩天選X采用了風冷散熱,冷風從機身側面進入,依次通過GPU和CPU,之后被背部的風扇主動將熱量擴散到機身以外,整體散熱效率還是不錯的。
電源方面,華碩天選X配置的是一塊群光的電源,額定輸出功率為500W,并獲得了80+BRONZE認證,用來應對12代i5+GTX 3060 12G也是夠用的。
最后,來說下華碩天選X硬件和軟件的保修政策。主要部件,包括CPU、主板、獨立顯卡、內存、硬盤和電源均支持36個月(3年)保修期;而其他非主要部件,則支持12個月保修期;并且無論是主要配件,還是非主要配件,均支持上門服務,對比組裝機的保修政策,是不是便捷了很多?對于小白來說,這樣可以節省非常多的時間成本。
性能測試
進行測試之前,我們還是通過魯大師來查看下華碩天選X的配置詳情以及整機跑分。
華碩天選X的整機跑分大約在113萬分左右,其中CPU跑分48萬左右,GPU跑分34萬左右,內存15萬左右,硬盤15萬左右,整體性能比較均衡。
可能英特爾也覺得不能再擠牙膏了,所以索性在12代上直接把牙膏擠爆了,從CPU-Z的測試結果來看,6核12線程的i5-12400F和8核16線程的i7-10700分數有來有回,并且如果擴展一下,其多核性能也要略強于老對手AMD的5600X。
再CINEBENCH R20測試中,CPU得分4603,也屬于這顆U的正常表現。
從CPU-Z和CINEBENCH R20的測試結果來看,i5-12400F的性能表現還是很出色的,特別是結合價格一起看,性價比非常出眾。我覺得對于我的需求而言,它起碼是完全夠用的。
PC MARK10主要用于對PC整機生產力情況進行一個較為客觀的測試,華碩天選X再Extended的測試中得分在8300分左右,其中在游戲方面達到了16300分。
3D MARK 測試中,這里選取的測試項目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Time Spy”,華碩天選X得分為8360分,其中顯卡分數8311分,CPU得分8649分。
同時,在3D MARK中還給出了軟件對于一些游戲的預估效能,比如在1080P分辨率下的《Battlefeld V》,預估幀率為100+ FPS;而1080P分辨率下的《Apex Legends》,預估幀率則為140+FPS,可以給大家作為參考。
游戲體驗
畢竟GTX 3060咱都整上了,不玩游戲似乎也過不去。不過,鑒于我喜歡玩的游戲并不那么吃性能,所以也沒必要拉出來“溜”,有請游戲測試常青藤“古墓麗影·暗影”。
在1920*1080分辨率下,將影像質量設置為高,華碩天選X的渲染幀數為15671 FPS,平均幀率則為94 FPS,游戲體驗非常流暢。
而在2560*1440分辨率下,依然將影響質量設置為高,華碩天選X的渲染幀數為11786 FPS,平均幀率則為75 FPS,游戲過程中也并沒有卡頓的情況出現。
從測試結果來看,華碩天選X完全能夠運行類似《古墓麗影·暗影》這樣的大作,游戲性能不必擔心。
此外,GTX 3060支持光追,在打開光追選項之后,游戲中的光線效果更加出色,游戲畫面層次感也更強。如果你之前的顯卡并不支持光追,那么在實際體驗的時候,會感覺到畫面整體質感的跨越式提升。
總結
總體而言,華碩天選X在我看來是一款配置均衡、性價比出色的PC主機,你既可以像我一樣把它當作一臺生產力工具,也能夠用它來休閑娛樂,無論是照片處理軟件、視頻處理軟件或者主流的大型3A大作,它都有著不錯的表現。
另外,就像我在文章開頭講的,品牌機相對而言現在的優勢越來越大,無論是在物料成本、時間成本上,相比很多組裝機都有優勢,特別是現在的組裝機市場魚龍混雜,絕大多數小白用戶上當的概率還比較大。
所以,如果你是小白,或者懶得自己折騰,那么像華碩天選X這樣的品牌主機就是不錯的選擇;而如果你有一定硬件基礎,還有時間折騰,甚至不差錢,那么組裝機可能還真更適合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