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Mark
出品:紅色星際(ID:redplanx)
頭圖:速騰聚創激光雷達圖片
經過多方知情人士確認,速騰聚創CFO鄒鈞已經離職。
鄒鈞的離職,對于速騰聚創的投融資和上市肯定會有一定的影響,但這個舉動和整個大環境非常吻合。
鄒鈞于2010年12月,鄒鈞曾加入迅雷,擔任CFO;2012年10月,加入當當網管理團隊擔任CFO;2014年,鄒鈞加盟樂逗游戲擔任CFO;2017年10月出任汽車之家公司CFO;于2021年下半年加入速騰聚創,操盤速騰聚創上市事項。
速騰聚創之前傳出過幾次上市,但最后都不了了之,這也可能是鄒鈞離職的原因之一。
另外整個大環境,確實也不太適合激光雷達公司上市。曾經市值最貴,達到150億美金的激光雷達公司Luminar,現在只剩下20億美金市值。
關于激光雷達公司上市,大家普遍的看法是最少得等到市場稍微回暖一些,大概在1-2年后。
1. 大贏家
關于目前國內的激光雷達市場,用一位行業人士的話講,目前階段,戰場基本已經結束了,以MEMS和轉鏡方案為主流的激光雷達定點戰場,已經被瓜分完畢。
速騰聚創無疑是最大贏家,而且是碾壓式地拿到了國內大部分主機廠的定點。
回頭來看,激光雷達的戰場其實并沒有持續多長,大概也就半年多時間,從2021年年中到2021年年底。用行業人士的話說,但凡你在2021年有個稍微成熟的激光雷達,肯定都能拿到1-2家的車廠定點。
但如果你想在2022年拿到主機廠的定點,已經基本不可能,因為激光雷達這個窗口期已經關閉了。很多主機廠都像發了瘋一樣,都不約而同地在今年下半年推出裝載激光雷達的新能源車。
這個窗口期短到激光雷達公司都還沒有反應過來,就結束了。
速騰聚創無疑是這波紅利最大的受益者。截至目前,速騰聚創拿到了近50個車型定點,其他激光雷達公司的定點車型基本都在個位數。
用行業人士的話說,速騰聚創之所以能成為最大的受益者,最主要的原因是產品的性價比特別高,體積小,價格便宜,而且也是現在市場最接受的MEMS方案。
目前對于速騰聚創而言,生產線也已經落成,只等大規模的量產交付。
還有一個原因是,速騰聚創和主機廠深度綁定,到目前為止,已經獲得了多家主流主機廠的戰略投資,比如上汽、比亞迪、吉利、北汽、長城等,這樣導致很多競爭對手很難切入這些主機廠。
最后一個,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速騰聚創因為其龐大的定點和預交付訂單,目前市面上的激光雷達材料的供應商,基本都率先向速騰聚創傾斜。本來市面上的材料就少,導致前幾家的激光雷達供應商已經壟斷了整個市場上的一些核心材料。
2. 競爭對手策略
速騰聚創的巨大成功,也迎來了同行的羨慕和嫉妒。但是沒有辦法,羨慕嫉妒沒有任何的用,其它激光雷達公司都在布局或者策劃,如何重新殺進這個市場。
按照其它激光雷達公司的思路,主要有2條,內修自己的產品,外等市場的犯錯。
內部加強自身激光雷達產品力的提升,打磨產品。
外部等待市場犯錯,重新打開大門。
關于MEMS激光雷達,大家最比較擔心的是共振頻率問題和產品品控的一致性問題,因為大家拿到2個激光雷達測試出來的數據可能都是不同的。
對速騰聚創而言,這2個問題可能被理解為競爭對手的嫉妒,而向市場釋放的一些信息,但對于已經經過幾十個車型定點的驗證,我們也相信這2個問題,可能已經被速騰聚創完美的解決了。
但無風不起浪,關于這2個問題,在和行業人士交流的時候,不止一次地被提出來。他們認為,目前激光雷達的技術路線還沒有完全確定,而且技術的成熟度也沒有完全成熟,小規模的測試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幾十萬的上車量,還是存在很大的風險。
目前速騰聚創的競爭對手主要希望抓住3個機會。
第一個就是AB供的機會,前段時間,因為疫情和產業鏈的問題,出現了有些供應商供不上貨,導致一些主機廠開始在市場上尋找B供。
其它激光雷達公司都希望現在定點激光雷達公司,在交付的時候出現問題,進而抓住這個機會,重新切入車載激光雷達市場。
拿到定點對于激光雷達公司而言,太重要了,即使只有一家車企的定點,對于公司的產品研發和產品迭代都有質的幫助。
很多激光雷達商家也把拿到定點的公司統稱為定點激光雷達公司,其他公司稱之為非定點激光雷達公司。
第二個機會,就是由于激光雷達性能問題,而導致市場出現混亂,大家不再信任某一家的激光雷達,開始質疑定點激光雷達公司,這樣非定點激光雷達公司可以渾水摸魚,悄悄的進入1-2家定點主機廠。
這個可能性就是,整個激光雷達公司對于MEMS激光雷達性能的擔憂,一旦出現激光雷達失靈或者激光雷達損壞,其它激光雷達公司一定會煽風點火,使勁的DISS競爭對手。
目前為什么速騰聚創的MEMS激光雷達可以橫掃這個市場,主要原因是性價比和性能。用行業人士的話說,你拿不出一款比速騰激光雷達性能好,或者價格比他便宜的產品。如果大家的產品都差不多,我為什么要換一個供應商呢?
除非你能提供一個性價比比速騰聚創更好的產品,而且是50%或者1倍的優勢,才能驅動主機廠去換。而且很多主機廠還是速騰聚創的戰略投資人,也沒有任何的利益驅動去換。這個時候,就要考慮非定點激光雷達公司的產品力。
如何前2個都不能出現的話,那就等3個機會,國外主機廠激光雷達的上車潮。
從目前階段看,每家激光雷達公司都在密集地布局海外市場,因為國內的激光雷達市場,現階段已經基本打完了,只能看,還有沒有犯錯的機會。
但是海外市場還是一片藍海,這2個月的消息也在驗證和加速這個競爭。
2022年7月,鐳神智能北美事業部在美國底特律正式成立,業務輻射北美地區。
2022年5月,禾賽科技任命Bob in den Bosch為全球高級副總裁,負責禾賽在海外市場的前裝量產汽車業務。
其實不止這2家,很多國內的激光雷達公司最近半年都在密集的,悄悄的布局海外市場。
行業人士預估,海外的激光雷達市場,2023年可能會上一些商用車,商用車存在一定的市場;2024年一些乘用車可能才會上激光雷達。而且國外主流的主機廠基本都宣布在2024年左右會搭載激光雷達。
目前階段看,在海外布局最積極,或者說最用力的就是禾賽科技,甚至李一帆都多次前往美國。這和禾賽的發展歷史有關,禾賽科技最早是在美國硅谷圣何塞成立的,2014年才將總部搬回上海。
圖達通也在積極地拓展歐洲市場,特別是德國市場,據行業人士反饋,圖達通已經在1年前就在拓展歐洲市場。
當然,速騰聚創也沒有停下來,也在積極的拓展海外市場,但是相對于禾賽和圖達通而言,速騰聚創其實并不占據優勢,這和速騰聚創的創始團隊的基因有關。
拓展海外市場,就需要面對國外激光雷達公司的競爭。這可能比國外激光雷達公司拓展國內市場困難很多。用行業人士的話說,國外激光雷達公司是很難打進國內市場的。
一方面他們玩不轉中國的資本產業鏈,另一方面他們也跟不上中國主機廠更新的節奏。
在如何拓展海外市場方面,禾賽應該是最有經驗的,用李一帆的話說,我們的高線束機械激光雷達,全硅谷有一半的L4車輛在使用。
面對國內市場的不如期,禾賽誓要在海外市場扳回一局。
3. 面對的問題
雖然速騰在國內市場橫掃一切,但也有幾個問題是速騰聚創需要注意的。
第一個就是資金的問題。
據有關投資人透露,國外激光雷達公司估值的下降,已經傳導到國內,國內的激光雷達公司現在很難融到資。特別是公司CFO鄒鈞的離職,顯然對于速騰聚創而言,影響可能會非常大。
對于一些有其它業務支撐的企業還好一點,母公司還可以適當的輸血,但是對于正處于大規模建生產線,大規模采購原材料并交付的公司而言,確實會存在一定的資金緊張問題。
當然了,如果激光雷達公司能大規模出貨,并有一定的現金流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對于強勢的主機廠而言,目前激光雷達產品作為硬件,基本都是薄利或者稍微虧損的在出貨。
因為大家的思路還是科技公司或者是互聯網思維,想要通過性價比快速地占領市場。但是汽車行業是和互聯網有本質區別的,主機廠的天性就是壓榨供應商的賬期,而且最后通過定點規模,每年都會制定百分之幾的價格下降,這樣對于現階段的激光雷達公司而言,資金更是捉襟見肘。
通過以往傳統硬件供應商的案例,可以看出,供應商和主機廠天然存在不平等的壓榨。很多傳統的硬件供應商就因為主機廠賬期的拖欠和產品價格的每年遞減,都倒在了市場前面。
第二個問題就是交付問題。每當你和行業人士交流的時候,這個問題總是會被提起,因此2022年也被笑稱為“交付之年”。
目前,激光雷達公司大多都是科學家創業,更側重在技術方面,對于大規模的生產制造并不是他們的專長。有些公司則選擇讓代工廠代工,有的選擇自建生產線。
正如行業人士所說,雖然代工廠沒有什么技術含量,但是代工廠是要賺錢的,他們不管產品的銷售價格和銷售規模,他們只賺代工的錢。
如果自建生產線,需要激光雷達公司具有嚴格的質量管控,不僅要涉及到激光雷達的良率問題,因為是車載產品,必須按最高安全生產,同時上車后,還有嚴格的連帶責任。
這必然要求激光雷達公司,必須嚴格按照車規來生產,否則后期的連帶責任非常大。
第三個問題就是海外市場的拓展和公司的研發。
目前定點激光雷達公司最大的工作是保量產,保交付。量產和交付一定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到公司的研發和海外市場的拓展,這個時候,就需要考慮管理層的智慧了。如何保證研發團隊和海外市場的拓展,不受到量產交付的影響,很關鍵。
因為下一個窗口期將會在2023年底和2024年開啟,這個時候激光雷達可能會從目前的轉鏡和MEMS為主,向芯片化的激光雷達轉變。
特別是中國的激光雷達公司,因為有量產的經驗加持,在與海外激光雷達公司競爭的過程中,會自帶一些優勢。如何平衡這幾個問題,是速騰需要解決的。
也許速騰也需要任命一個有海外市場拓展經驗的高層,來協助速騰聚創開拓海外市場。
2022年年初,速騰聚創的研發副總裁篠原磊磊離職,可能是完成了公司混合固態激光雷達的研發,階段性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目前階段,對于速騰聚創這個體量的公司而言,人才的流動非常正常,但也應該花大手筆引進一些更高端的人才,來拓展海外市場和加強下一代激光雷達的研發,從容不迫地迎接下一輪窗口期。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