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家未成年人矯正實驗基地科研實驗項目落戶遼寧盤錦
本網訊 7月18日,中國首家未成年人矯正實驗基地科研實驗項目啟動儀式在遼寧省盤錦市舉行。
中國首家未成年人矯正實驗基地作為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共青團中央青少年犯罪研究會、中國政法大學青少年犯罪與少年司法研究中心等單位和高校及科研機構重點關注、扶持的科研項目,由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遼寧十大杰出母親、著名公益人付廣榮女士在北京發起創立,由北京星光少年科技中心負責具體籌建,堅持發動社會力量和公益事業社會化運作的原則,計劃在全國各省建設多個有關未成年人矯正領域的相關科研落地項目。
(圖:會議現場,不少未成年人代表也參加了該科研實驗項目的啟動)
目前,該矯正實驗基地首個科研實驗項目落地遼寧省盤錦市,得到了盤錦市政府、政法委、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法院、檢察院、團市委、婦聯、文旅廣電局、慈善總會、律協、家庭教育促進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圖:中國首家未成年人矯正實驗基地科研實驗項目一角)
盤錦市作為全球知名的濱海蘆葦濕地,毗鄰美麗的遼河入海口,與遼寧省營口市一河之隔,京沈、沈大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橫貫其中,自然生態環境十分優美,依托城市的生活功能齊全。
中國首家未成年人矯正實驗基地首個科研實驗項目建有多功能教育中心和未成年人矯正小木屋地球村,將面向全國,連接全球,采取法律、心理、思想教育、社會教育和基礎文化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對“問題”青少年進行科學矯正。實驗基地現已組建教學科研版塊、基金會版塊、運營版塊,負責融資、招生、管理、矯正教育。未來,可接收檢察院附條件不起訴的部分涉罪未成年人矯正;接收問題未成年人矯正;接待全國大、中、小學游學期間的法制道德教育活動;為國內外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提供青少年犯罪與少年司法研究的教學科研實驗基地;每年舉辦一次大型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與未成年人犯矯正”國際論壇。
(圖:啟動儀式上部分領導、專家學者代表等合影)
未成年人矯正實驗基地的建立,對當地社會文化和經濟建設具有一定的意義。未成年人矯正是全世界所面臨的重要難題和科學課題。伴隨著當下青少年犯罪居高不下,如何有效矯正“問題”青少年成為各界關注的熱點話題。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工作報告中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涉嫌輕微犯罪及有悔罪表現的未成年人30496人,還有少數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另據最高檢資料提供,每500個家庭就有1個需要矯正的孩子,全國2億多未成年人中有2000萬孩子需要矯正。這就亟待需要有專門機構加入到這個領域,以滿足“問題孩子”矯正教育。中國首家未成年人矯正實驗基地首個科研實驗項目落戶遼寧盤錦,預示著未成年人科學矯正領域的空白被正式填補,我國未成年人矯正事業向前邁出了劃時代的一步,正從盤錦開啟新征程,成果有望惠及全國乃至世界。
啟動儀式中,山東大學計算心理學院、曲阜師范大學國學院和心理學院、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與該實驗基地簽署了科研合作協議。來自美國、日本、加拿大等未成年人矯正領域的專家學者等代表參與了線上交流,并對中國首家未成年人矯正實驗基地也送去了美好祝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