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大環境如何,不用我多說了吧。
給你分享三個發生在帝都的小故事,都是根據我身邊朋友的自述進行整理的,不加任何個人揣測,希望給你勾勒一幅大時代下的職場眾生相。
01
“我被姐夫開除了”
小M被辭退是我最意外的,因為老板是他姐夫。
小M是K哥的遠房親戚,畢業后就進了他姐夫在北京開的影視制作公司。大概3年前就已經被提升為公關總監,主要負責公司形象和IP的打造,以及一些外部資源整合的工作。
據我對小M的了解,小伙子做人做事還是很靠譜的,不是那種仗著關系到處瞎霍霍的人。前幾年還利用自己同學的關系,幫姐夫的公司跟投了一部在當時頗有影響力的大制作電影。雖然他們公司投資的比例較小,但能有機會參與這種咖位的制作,單單為公司帶來的背書作用,就是一筆很有價值的無形資產。足夠讓這種規模不大的影視公司,在業界吹上幾年。
因此,小M坐上總監的位置,并非只靠裙帶關系,他自身也確實有一定的能力。但,就算這么牢靠的“雙保險”,竟然也沒能保住他的工作。聽到消息后,K哥專門給他打了電話,了解一些情況。
K哥原本以為,能做出開除小舅子這么勇敢的事,里面可能會有些其他恩怨情仇的糾葛。但我想多了,事情沒那么復雜,就是單純的業務不景氣,公司難以為繼。
小M姐夫的公司,在圈子里來說并不算實力雄厚,以前主要靠老板自身積累的資源和關系維持,屬于別人吃肉,自己喝湯的那種。這兩年受大環境影響,一直都是勉強維持。
去年年底,和兩家頭部短視頻平臺,簽了2部網大(網絡大電影)的約,劇本過審,題材流行,卡司也不錯,短視頻平臺非??春?,答應提供各種資源傾斜。小M和姐夫都認為這是次翻身的機會,決定2部作品同時開拍,投資預算也拉得很高。
今年初,兩個拍攝團隊組建完成,一個留在北京拍攝,一個又由小M帶隊,飛往上海。沒想到,突如其來的YQ,讓這兩個團隊成了難兄難弟。不但拍攝無法進行,小M帶領的團隊,整整3個月寸步難行,光劇組的吃喝拉撒都就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本來想靠這幾部作品打個翻身仗,沒想到卻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F在小M姐夫的公司,砍掉了所有拍攝計劃,裁撤了大部分員工,只保留了財務等幾個少數崗位,對接以前項目的回款事宜。
拿高薪的小M,也出現在了公司的裁員名單里。他自己明白,等公司收到一些回款后,就會關張大吉了。自己留下來也無力回天,所以對姐夫的安排并沒有記恨,只有理解。
我問他,后面有什么打算,他說自己一直做的這一行,關系、人脈都在這里,先等等看,等有了曙光,還是要在這個行業打拼。我又問,你覺得什么時候會看到希望,他嘆了口氣說,其實現在行業里不缺錢,不缺人,缺的是信心,就算外面環境穩定了,估計也要等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圖片
02
國有背景也拯救不了飯碗
H老師,是北京某出版社的編輯,以前曾多次和我聯系過出書事宜,后來因為我的工作太忙,出書的事一直沒得空推進。沒想到,前兩天竟然收到她發來的“本人離職,出版社將換人與K總對接”的消息。
H老師是出版行業的資深人士,干練專業,待人接物也非常和氣周到。雖然這幾年出版行業不景氣,但她的單位畢竟有國有背景,在如今動蕩的職場,應該還算穩定,怎么在這個時候選擇離職呢?
電話打過去聊了會,H老師才說出實情,自己不是主動離職,是被單位優化了。原來,她們公司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內部改革,專門從外部聘請了職業經理人,操盤改革的落地和推進。關于優化裁員的風聲,一直都有,沒想到終于在今天靴子落地。
至于自己不幸“中獎”,H老師倒很釋然,她覺得自己的年紀確實大了些,單位效益不好,手上的業務量不飽和,還要沒事找事做,也確實很難受。如今離開,也算是一種解脫。
K哥從H老師不急不慢地平靜講述中,可以猜到,H老師的家庭條件應該不差,家里不指望她的這點收入。自己又是北京土著,生活上應該也沒有太大壓力,所以才會在面對被裁時,有這樣的從容和淡定。
試想一下,如果電話那頭的H老師,是一位上有老下有小,指著自己工資,過日子還房貸的中年失業女性,又會是一種什么場面?
03
外企金領,同樣一地雞毛
老F是K哥念MBA時的同學,在某全球制藥巨頭的北京辦事處任職,妥妥金領,真正的年入百萬,而且不像我們IT人996、007,他是喝著咖啡,坐著商務艙就把錢給掙了。K哥真沒想到,這個外企精英,也在這個當口倒下,成了失業人員。他被裁的原因也很簡單,母公司全球性戰略收縮,整個北京辦事處都被裁撤了,他自然也就沒了工作。
K哥一直覺得,其他行業受大環境沖擊,可以理解,但藥品不是剛需嗎,公司又是全球巨頭,怎么在這個時候也如此沒有抵抗力呢?問了老F之后K哥才知道,這兩年藥企受政策面影響較大,集采制的實施,對它們的利潤造成很大影響。加上疫情后,銷售人員無法向醫院投放,銷售額也難以提升,因此,裁員也成了這些看似實力強大、但也危機重重的外企們,減員增效的主要手段。
對于老F這種“精英”了這么久的職場人,即使一時賦閑回家,應該也沒太大影響。但他所在的行業面臨的窘境,代表了我們外行人以為的某些“安全”的行業,其實也并不安全。在如今的環境下,一樣危機四伏,只不過是外人看不出、冷暖自知罷了。
圖片
04
職場大環境下,打工人希望何在?
真實故事分享完了,說幾點K哥的真實感悟,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1、料“敵”從嚴,把困難想得更嚴峻些
雖說K哥也認為,人無論何時都要有樂觀的精神,但這和料敵從嚴,做足準備,似乎并不矛盾。從當前受到沖擊的行業、企業、人員的情況來看,似乎遠比很多人之前所想象的更復雜一些。換句話說,這可能也意味著,不利因素的沖擊面會更廣,造成的影響也更深遠。
尤其要注意的是,和各種不確定因素對現實面造成的影響相比,心理面受到的沖擊更嚴重。投資信心、創業信心、創新信心的恢復和重建,可能會更漫長。職場高壓氛圍,獲得緩解的時間,可能也會來得更晚。
2、少投資、少開支,少透支,手有余糧,心中不慌
做好過冬、甚至持久戰的準備。個人的所有動作,都要圍繞著這個基調展開。個人要像企業一樣保持警惕,手頭保持一定的現金流動性。想想看,最近這段時間,馬總和強哥們套現了多少個小目標。
普通人更不要在這個時候忙著投資(安全性有保障的除外),搶著抄底了。不管抄什么,這個時候抄在半山腰的概率還是很大的,一旦資產套牢,難以變現,分分鐘讓打工人欲哭無淚。
咱們打工人在生活消費上,更要量力而為,盡量不要做透支類消費,這個時候消費降點級,一點都不丟人。
3、開源、開源、開源
上面說完了節流,這里就要說開源了。在上次某篇文章中,K哥曾建議有能力、有條件的小伙伴們,要盡快啟動副業,給自己多一份保障。評論區有人說K哥這樣做是鼓勵大家不守“職業道德”,我只能說尊重每個人說話的權利。
今天把“副業”換成“開源”,不知道是不是還會有朋友看不慣。至于現在鼓勵開源,是不是比任何時候都迫切,各位自行體會吧。
最后,希望上面所說的一切,都是K哥杞人憂天,我想我會非常開心地面對自己的“誤判”。祝各位安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