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四川眉山的特產,不少人會脫口而出——“龍眼酥”。龍眼酥狀似龍眼,底部圓實,表面千層重疊,造型美觀精致,小而酥脆,入口化渣,有麻、辣、椒鹽等多種口味。龍眼酥制作技藝,采用精制面粉和剝皮芝麻、上等精煉油、優質白砂糖等精細材料,經純手工包心包型,具有呈圓形,乳白色,無斑點、入口化渣、甜淡適中,油而不膩等特點,是老幼皆宜的營養佳品。
出生于眉山的大文豪蘇東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學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尤其對糕點頗有研究,曾有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纖手搓來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以此描述糕點的特點。作為東坡故里的后人,眉山人十分敬仰東坡先生,也通過揣測蘇東坡對糕點的描述特點而制作出了許多色彩“嫩黃”、口味"酥飴”的油炙食品,這其中有一種“千層餅”在后來得到了廣為流傳,后來因“千層餅”狀似龍的眼睛,眉山人又為其取名“龍眼酥”。
眉山市東坡區的“龍眼酥”為糕點類甜品之上乘,面加油和成千層,包豆沙、玫瑰成團,中心嵌以櫻桃飴,豬油炸制。其成品,色澤潔白,周邊層疊如漣漪,圓鼓中心一點紅,狀似龍眼,入口化渣,酥香可口,油而不膩。龍眼酥源于何時已不可考。建國后,國營眉山縣糖果廠建立,為眉山縣煙酒糖公司直屬單位,聘請建國前私人作坊技師傳藝,生產的龍眼酥在1982年被評為樂山地區優質產品,1986年在四川省名特食品會上被評為省優產品。該產品的理化、衛生標準經省多次質檢,均符合國家標準,在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
常聽遠在異鄉的人說,家鄉的東坡美食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故土的氣息彌漫在離鄉人心中,從未散去。龍眼酥采用精制小麥粉、芝麻、豬油、白砂糖,人工手工制作而成,不但是老年體弱,幼兒生長,探視病人,饋贈親友,老幼皆宜的營養佳品,而且經濟實惠。龍眼酥制作技藝歷史悠久,它最初是來自蘇東坡先生的詩詞歌賦,后來演化成現實生活中的普通糕點,再后來它又從單純的糕點演化成了一種民間特色美食,這背后,既是歷代眉山人的一種東坡文化傳承,更是大家對東坡先生的一種致敬。小伙伴們,眉山小吃“龍眼酥”,你吃過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