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城市建設與管理的內容,歡迎咨詢安邦智庫(ANBOUND)城市研究中心
中國的城市,曾一度以建筑的“高大上”來彰顯城市發展的成就。上海的現代天際線曾象征著中國的崛起,引得國內其他城市紛紛效仿,令中國在飛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中建起了無數高樓大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盲目復刻“高層城市模型”的弊端,建筑限高也被頻頻提起。本期將為大家講述近幾年我國對于建筑限高的政策要求,以及限高背后隱藏的真正原因。
據不完全統計,如今中國有2928座150米以上的高層建筑,其中953座超過200米,還擁有數不勝數的20層以上高層住宅樓。這些“摩天大樓”催生出沉悶的街區使中國的城市顯得千篇一律。不僅如此,還存在與在高層建筑居住有關的成本和生活質量問題,包括建筑質量差、消防隱患、噪音等。例如2021年深圳華強北第一高樓賽格廣場大廈發生振動一事,引發各界對高層及超高層建筑的關注。
隨著國家嚴格限制新建高層建筑的各類政策的出臺,高層及超高層建筑頻建的現象將有所改觀。在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提出,
“嚴格限制新建超高層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嚴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
另外,《方案》不僅對建筑高度進行了限制,同時也要求落實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新時期建筑方針,治理“貪大、媚洋、求怪”等建筑亂象。
事實上,這已經是第四次“限高令”,而且從趨勢來看,要求一次比一次嚴格。
- 2020.04
住建部和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筑風貌管理的通知》,提出嚴格限制各地盲目規劃建設超高層“摩天樓”,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
- 2021.07
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管理確保工程安全質量的通知》,其中提到“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
- 2021.10
住建部和應急管理部發布《關于加強超高層建筑規劃建設管理的通知》,明確“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建筑”
不久前,中國住建部等部門印發了建設低碳城鄉的新規《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要求有關縣城的6層及以下住宅建筑面積占比應不低于70%。有外媒表示,這些政策的出臺顯示出中國建設和管理城市方式的巨大變化。若付諸實施,這將意味著建設城市的目的是吸引居民而非投資者,一個更宜居的城市化中國將會崛起。
在安邦智庫(ANBOUND)的研究人員看來,問題的焦點不在于該不該建設高樓。摩天大樓無疑是現代城市最重要的產物。在高速城市化的時期,摩天大樓拔地而起,能在很大程度上帶動經濟發展,也能緩解城市辦公、居住空間的壓力。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高層住宅便是高房價和稀缺土地資源調和的產物。粗放的城市化正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是更精準科學的城市規劃。在充分考慮技術層面的安全、綠色、低碳、市場層面的供需平衡等因素后,政府擺脫土地財政依賴、拋卻“面子工程”的虛榮,以高效利用土地資源為目的,該建多少層的住宅就很清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