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嘉鐵路被侵華日軍拆毀近80年后,蘇州、嘉興這兩個鄰居終于又將鐵路相連。而且這一回通的,還是時速350公里的高鐵。
根據媒體報道,江浙兩地百姓期盼已久的通蘇嘉甬鐵路,近日已獲國家發改委工可批復,預計將于年內全面開工建設。
線路北起南通市南通西站,與鹽通鐵路正線貫通,向南利用滬蘇通長江公鐵四線橋跨過長江后,途經蘇州市、嘉興市后,跨杭州灣進入寧波市。
全線正線運營長度310.113公里,其中新建線路300.638公里,設南通西、張家港、常熟西、蘇州北、蘇州南、嘉善北(此前方案中一直稱為“嘉興北”)、嘉興南、海鹽、慈溪、莊橋等10座車站。項目估算總投資1080.9億元,預計工期為5年。
在全國“八縱八橫”高鐵網絡基本成型的大背景下,通蘇嘉甬這樣一條繞開了長三角龍頭大哥上海的高鐵線路,為何會引起如此高的關注度,其意義在哪里?要說清楚這些,還得回到90年前。
01
短命的蘇嘉鐵路
今天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浙江第一個鐵路樞紐城市,居然是嘉興。
普鐵時代,能成為鐵路樞紐,對于一個地方的意義有多大,看看石家莊、鄭州這些“鐵路拉來的省會”就知道了??蔀楹渭闻d卻沒能像它們一樣實現崛起呢?原因在于,嘉興這個鐵路樞紐,前后僅僅維系了不到八年。
嘉興的第一條鐵路是通車于1909年的滬杭鐵路,相較于它的大名鼎鼎,第二條蘇嘉鐵路只能說是鮮為人知了。
但其實,蘇嘉鐵路的謀劃比滬杭鐵路還要早。早在1895年,張之洞在籌劃江南地區鐵路時,就曾提出分段修筑“自鎮至寧,自蘇至杭兩路,或官辦或商辦”。其中“自蘇至杭”便是蘇嘉鐵路的雛形。
后來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更有專篇論述《關于在乍浦、澉浦間建設東方大港及修筑霍山至嘉興鐵路線的計劃》:“霍山蕪湖蘇州嘉興線:此線自霍山起……至蘇州,與滬寧線會。過蘇州后,轉而南,至滬杭線上之嘉興。”
然而,真正促使蘇嘉鐵路由構想變為現實的,卻是抗戰。
1932年“一·二八”事變后,國民政府與日軍簽訂《淞滬停戰協定》,規定中國軍隊不得在上海及蘇州、昆山以東駐軍,軍隊調動亦不能經過上海。就這導致滬寧、滬杭這兩條鐵路被事實切斷,軍事活動無法正常開展,進而威脅到首都南京的安危。為了抵御日軍,為下一步的抗戰做準備,國民政府于是決定修建蘇嘉鐵路。
1935年2月22日,蘇嘉鐵路破土動工。 線路起自蘇州站,沿運河、蘇嘉公路南下,途經相門、吳江、八坼、平望、盛澤、王江涇6站,最終匯入嘉興站,全長74.44公里。 次年7月15日, 隨著 蘇嘉鐵路的正式通車 ,嘉興一躍成為浙江第一個、江南“四大鐵路樞紐”之一,與南京、蘇州、上海并列。
可惜鐵路建成僅1年,全面抗戰爆發。在淞滬會戰中,蘇嘉鐵路發揮了重要作用,像中央軍校教導總隊一部、19師110團、預備11師、109師327旅等部,皆是通過該線,奔赴上海前線。而這也導致其頻頻被炸。最終,隨著嘉興、蘇州的相繼淪陷,蘇嘉鐵路落入敵手。
到抗戰末期,由于日本國內原材料極度匱乏, 從1944年3月起,日軍開始拆除蘇嘉鐵路,至1945年1月12日拆除完畢 。就這樣,蘇嘉鐵路消失在了黎明前最后的黑暗中。
抗戰勝利后,呼吁恢復蘇嘉鐵路的聲音一直沒有停過。1957年北京舉辦的二五計劃展覽會上,就有重建蘇嘉鐵路的項目。80年代初,有人更是在《鐵道知識》上公開撰文,建議重建鐵路,以緩解上海站的壓力。
但由于種種原因,蘇嘉鐵路的重建工作竟一拖拖了七八十年,直到21世紀第二個十年,才伴隨長三角一體化的推進,重新被決策層提上議事日程,真真是“幾十年磨一劍”。
02
寧波的接滬夢
蘇嘉鐵路再次走入公眾視野,是在2011年,通蘇嘉城際鐵路通過鐵道部審查。然而,之后此事又陷入了停滯狀態。好在這一次并沒有停滯太久,2018年5月,國鐵總公司組織完成通蘇嘉甬鐵路勘察設計一次性總體招標,全面啟動項目的前期研究。
說起來,這次之所以沒有停下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一個新的參與者加了進來,那就是寧波。這也是為何,如果我們 仔細 拆解整條通蘇嘉甬鐵路 ,會發現,它其實 由兩部分組成,錢塘江北岸的通蘇嘉鐵路和滬嘉甬跨海鐵路。 兩者交匯于嘉興南站。
事實上,若論啟動時間,滬嘉甬比通蘇嘉還要早。2008年2月,杭州灣跨海鐵路通道便已被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15年,也是因為寧波向鐵總力爭“把杭州灣跨海鐵路嘉興方案與通蘇嘉城際鐵路銜接”,才使得一度擱置的通蘇嘉城際鐵路起死回生。
畢竟,相較通、蘇、嘉這三個地級市,作為副省級計劃單列市的寧波,無論是話語權還是影響力,都要超過前三者,可以跟北京相關部委直接說上話。問題是,寧波為啥那么積極呢?
原因有二: 一個是接軌上海的需要。
眾所周知,在環滬幾個城市中,寧波跟上海的歷史淵源是最深的。早在晚清民國年間,滬上就有“無寧不成市”之說。以葉澄衷、朱葆三、虞洽卿等為代表的寧波幫,在彼時的上海灘可謂呼風喚雨。但世殊時異,如今的寧波,跟上海聯系卻是最弱的。
蘇嘉不用說,與上海直接接壤。南通雖然隔著江,卻有崇啟大橋、北沿江高鐵等通道相連,上海第三機場也放在南通。而寧波呢,至今還沒直達上海的通道。雖然建了一座杭州灣跨海大橋,但畢竟要借道嘉興。如果走鐵路,更是得從杭州繞一個大圈,非常不方便。
所以在謀劃跨海鐵路之初,就有嘉興登陸和金山登陸兩個方案。雖然經過比較,前者更經濟,但在寧波內心深處,始終還是想直接連通上海的。
所以盡管已經爭取到滬嘉甬跨海鐵路,但還是一直在力推滬甬、滬舟甬兩大跨海通道。而其努力,最終也得到了回報。根據最新的《國家公路網規劃(2022-2035年)》,滬甬、滬舟甬兩大跨海通道已被納入規劃,且每個通道都包含了公、鐵兩種交通方式。
當然,嘉興方案也有好處,那就是跟通蘇嘉鐵路連通。 這條北上的新通道,令寧波在與杭州的交通競爭中避免被邊緣化,而這也是它積極推動的第二個原因。
作為浙江第二城,杭甬的競爭是全方面的。如果說在經濟等其他領域,寧波跟杭州還有的一拼,那么在鐵路方面,杭州則將寧波遠遠甩在后面。
攤開浙江的鐵路路線圖,杭州居于絕對的中樞地位。2021年,杭州東站客流量達到5274萬,是寧波站(1592萬)的3.3倍。這還沒完,隨著今年1月8日,繞開寧波的杭紹臺高鐵的通車,寧波站面臨被進一步分流的風險。這并非危言聳聽,在杭紹臺高鐵通車兩天后進行的今年首次鐵路大調圖中,寧波站高鐵班次減少了19趟,總班次(213趟)別說跟杭州東(644趟)比了,甚至已經低于溫州南(253趟)和嘉興南(226趟)。
而通蘇嘉甬的開建,不僅將增加過境寧波的高鐵班次,也使浙江形成類似廣東那樣京九、京廣的雙通道模式:一條是臺州——紹興——杭州——湖州的杭紹臺+杭寧通道,另一條是甬臺溫+通蘇嘉甬的沿海通道,雙管齊下,助力浙江更好地唱響杭甬“雙城記”。
03
重構江南鐵路格局
如果說寧波力推通蘇嘉甬是為了接軌上海,那么通、蘇、嘉這三個上海小弟積極謀劃該線路,則不乏有給上海減負的考慮。
大家請看,2021年,上海三大火車站(虹橋站、上海站、上海南)累計發送8508.4萬人次,客流量比“包郵區”另兩大鐵路樞紐城市杭州、南京分別多出2123萬和3632.5萬。什么意思呢?就是比杭州多出一個寧波,比南京多出一個合肥。
相較上海火車站里的人滿為患,通蘇嘉甬沿線各市,哪怕是客流量最大的蘇州站,也才1898.2萬。蘇州市區三站(蘇州站、蘇州北、園區站)加一塊,客流量(2560.9萬)僅相當于一個上海站,只有虹橋站的一半。
至于嘉興南(492.6萬)、南通西(163.7萬)、張家港(161.6萬)等站,年客流量更是不到500萬,提升空間巨大。對于往返這些城市之間的乘客來說,與其費時又擁堵地繞行上海,直達不香嗎?
除了便利民眾往來,修筑通蘇嘉甬高鐵同時也將重構江南的鐵路格局。
眾所周知,中國的高鐵網呈現“八縱八橫”的棋盤狀,但具體到長三角,無論是已經投入使用的滬寧、滬杭線,還是正在謀劃或建設中的南北沿江及滬蘇湖線,都是東西橫向的。
唯一一條南北向的杭寧線, 卻被 太湖將其與蘇錫常嘉等江南核心區隔開,作用有限。 所以從張之洞到孫中山,從蘇嘉鐵路到通蘇嘉城際,再到如今的通蘇嘉甬高鐵,連通兩江(長江、錢塘江)、串起包郵區南北鐵路網,一直是江南有識之士、庶民百姓的共識。
對于嘉興來說,過去經常宣傳自己位于長三角地理中心,東南西北坐擁四個大城市。但站在鐵路的角度,直接連通的只有滬杭。 隨著通蘇嘉通鐵路的開工,今后嘉興將真正實現與四大城市的軌道連接。 不僅方便了市民北上南下,而且借著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建設的東風,又多爭取來一個嘉善北,進一步帶動市域北部的開發。
對于蘇州來說,目前全市鐵路線呈現“三橫”狀態。“第一橫”是滬蘇通鐵路一期二期+正在建設的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第二橫”是已經建成的京滬鐵路、京滬高鐵及滬寧城際鐵路;“第三橫”是在建的滬蘇湖鐵路。而隨著通蘇嘉甬鐵路的出現,原本平行分布的鐵路線將變為彼此連通“豐”字型,這無疑 有助于蘇州推進市域一體化,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城市。
而對于南通來說,通蘇嘉甬鐵路將幫助其進一步融入蘇南, 蘇錫通取代蘇錫常 ,似乎又朝前邁進了一步。
總之,通蘇嘉甬不是一條普通的鐵路,它的建設將撬動整個長三角的交通與城市格局。正因為如此重要,所以盡管最近才獲得國家發改委工可批復,但部分路段的橋梁工程早在2018年便已開工。下一步,隨著鐵路的全面開工,長三角有望像人們說的,將越來越變成一個“省”。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