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印度傳來一個壞消息,根據當地統計,過去七八年,超過2000家跨國公司暫停了在印度的業務。例如中國的榮耀、瑞士公司豪瑞和蘇格蘭銀行等等。當地媒體甚至感慨:“它們正在對印度失去興趣”。
其實,這些國際資本和企業,不是對印度沒興趣,印度作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還擁有13.9億人口,大家還是很想去做生意的。只是苦于營商環境,當地對外國企業不斷打壓,不只是小米、vivo等中企,就連IBM、沃達豐等歐美企業也沒能躲過一劫。
相比之下,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14億人口的消費潛力和韌性,都比印度好。最關鍵的是,我們開門迎接五湖四海的客人,每年還各種舉辦貿易交流、博覽會,可以說是誠意十足。外資外企對印度市場能夠說走就走,但沒有哪一家不想來中國做生意。
兩組數據就是很好的印證,一組是今年上半年,中國外資使用金額高達7233億,同比增加超過17%。另一組是上半年中國進出口總值19.8萬億元,同比增長9.4%。其中,出口增長13.2%,進口增長4.8%。國際資本和企業,在中國市場看到了更大的機遇。
特別是我們發達互聯網電商,成為國外產品親近中國消費者很好的渠道。舉個例子,國際品牌進來開一家門店,只能做這座城市的生意;但是開一家網店,做的是全中國的生意,能夠擁抱更多消費者。
例如蔻馳、雅詩蘭黛、歐萊雅等國際大牌,選擇與國內電商唯品會合作,經常參與“唯品國際”、“唯品潮流”和“超級大牌日”等促銷欄目,價格低至3折。唯品會在最近發布的財報中也提及,上半年奢品品牌的整體業績,在6.16年中特賣節等活動中迎來爆發式增長。
國際大牌科顏氏就是例子,年中大促聯手唯品會讓利消費者,產品銷量同比增長110%。雖然單品利率變低了,但是銷量增加,并且能通過這種方式,在市場上形成平價、優質的口碑,為品牌和平臺吸引更多回頭客。
今年二季度,唯品會SVIP活躍用戶數量同比增長21%,SVIP對線上凈GMV貢獻占比達38%,展現穩定的購買力與復購率。根據業內人士分析,除了優質的服務,大牌在唯品會的折扣零售模式,也是高復購率的重要原因。
所以說,外資外企都是很現實,今天的中國,無論是強大的制造業還是龐大的消費市場,對他們具有強烈吸引力。印度最近“翻車”的例子,我們要引以為戒,中國有句老話叫和氣生財。老外進來做生意賺錢,工人找到就業崗位、消費者買到品牌產品,大家都有好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