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成都最美的季節(jié),銀杏待染一地金黃,街上走一圈就醉在桂花香。但疫情讓人不得安,讓城不得寧。
9月5日深夜,成都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fā)布通告,在全市開展社會面清零攻堅行動。
通告指出,圍繞全市社會面清零目標,要嚴格落實“四方責任”,希望廣大市民大力支持、積極配合。
緊接著,關(guān)于“地震避險”和“車輛通行管理”的兩個通知也相繼發(fā)布。要防震防疫并重,嚴防風險疊加。
前腳還在瀘定地震的余波中有些晃神,后腳就打響了疫情防控社會面清零攻堅戰(zhàn)。一波接著一波,一仗接著一仗,你,真的很辛苦,但這辛苦,又的確是不得已而為之。
此刻的你,一定正密切關(guān)注著全城疫情,也一定知道當下防控形勢依舊嚴峻,正面臨著一著不慎、滿盤皆輸?shù)臉O大風險。在這樣一個逆水行舟、不進就退的吃勁關(guān)口,實在是松不得,也實在是緩不起。
抗疫近三年,我們都熟悉了“四方責任”這個詞。說到底,四方責任,就是全社會的一個防控體系,而你,是“四方”中的重要一方。只有每個人都行動起來,參與到社會面清零攻堅行動中,守好自家門,才能守住成都這座城。
寫在紙上的“屬地”,看起來干巴巴,但把它具體化,就是我們熱愛的城市。當城市煙火氣濃,誰不沉醉其中?而當疫云飄在城市的上空,誰又能獨善其身?
“雞犬之聲相聞”,是我們對田園生活的向往,但“老死不相往來”,則已是一個古舊的傳聞。
現(xiàn)代社會高度分工合作,人與人之間無論關(guān)系親疏,距離遠近,都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都在一條關(guān)系鏈,你是他人的責任,他人也是你的責任,你守護他,他守護你,大家共同守護城。
寫在紙上的“責任”,看起來又“大”又死板。但具體到個人其實很小,落腳在生活中也特別鮮活。
你臉上的口罩,你手中的健康碼,你身前的一米線,你不串門少聚集、非必要不離蓉,你報備你曾經(jīng)的旅居史、病史,就是你的責任。出門檢測核酸時招呼鄰居一聲,看見有人扎堆提個醒,方便時就手幫防控人員一把……
此時的你,就是主動扛起責任的好市民。還有遠程辦公的你,線上教學(xué)的你,奔波在核酸檢測路上的你,都在為城市付出,都在為城市擔責。有這樣的你,攻堅行動一定贏。
疫要防,災(zāi)要抗,飯要吃,仗要打,這,就是當下的成都,就是當下的成都人。
高溫,限電,疫情,地震,僅僅一個夏秋之交,成都人的經(jīng)歷已經(jīng)足夠?qū)懸粋€中長篇。或許有人覺得這是煽情,但其實這只是事實的陳述。
沒有誰喜歡災(zāi)難,但與各種險情迎面遭遇時又能怎樣呢?躲是躲不過的,各種不得已只能直面。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與病毒抗爭,不斷與各種災(zāi)禍抗爭的歷史,無論時光穿梭,技術(shù)飛躍,這樣的抗爭不會停歇。我們只能趨利避害,只能靠科學(xué)的和生活的常識辨別和選擇最大價值。
此時,更應(yīng)該集中精力,堅定不移做應(yīng)該做的事。看那些陀螺一樣連軸轉(zhuǎn)的忙碌身影,看那口罩取下后臉上的深深印痕,都是普通人,都是成都人,名字不同,目的一樣:防住疫情,穩(wěn)住經(jīng)濟,守住安全。
此時,更應(yīng)該多把關(guān)注目光投向那些已經(jīng)更長時間處于“居家”狀態(tài)、身居高中風險區(qū)域的市民朋友,多一些將心比心,多一些感同身受,讓困難得幫扶,讓怨氣有出口。心定下去,氣提上來,仗才好打。
此時,也更應(yīng)該堅守法律的尺度,無論是防控人員,還是普通市民。一位在微博擁有100多萬粉絲的成都朋友,9月2日發(fā)博提到成都的柔性執(zhí)法:“曾經(jīng)的人生酸辣苦,有了執(zhí)法人員的溫柔,便湊齊了甜。”而“柔性”以外,更為重要的,是始終在法律的軌道上推進防控工作。
眼下打堆涌來的,有困難,有焦慮,有倦怠;遠處披著霞光站著的,則是我們想見的人,想干的事。齊心協(xié)力干吧,早一點實現(xiàn)社會面清零,就能早一點迎回那個活力無限、五光十色的成都。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