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兒肥,又到了一年把酒持蟹賞月時。今年的秋風確實已經來了,但當下的螃蟹卻不一定肥。
往年到了這個時節,市場上已經普遍有“四兩公”和“三兩母”級別的大閘蟹出售了。目前雖然各大超市和美團買菜等線上平臺也開啟了大閘蟹售賣,但據觀察,不論公母,規格也多為2兩至2兩半左右。即使可以買到規格較大的螃蟹,價格也是過于“美麗”。
高溫導致大閘蟹價高貨少
今年夏季,全國多地高溫突破歷史紀錄,大閘蟹主產地江蘇蘇州、無錫、興化等地氣溫更是持續高達39℃以上。60年一遇的高溫,讓大閘蟹脫殼延期,生長速度減緩,導致今年的優質大閘蟹大量減產。
湖養殖的大閘蟹,對水域環境有極高要求,需要定期種植水草。但高溫天氣使得湖中水分蒸發快,導致大閘蟹嚴重缺氧而死,另一方面給湖域環境造成浮藻類的“富營養”狀態,容易影響到水草的生長,造成大閘蟹的食物鏈短缺。炎熱的水溫影響了大閘蟹的食欲,養殖難度比往年大許多。
除了高溫影響蟹的產量,今年南方部分產地退塘,大閘蟹養殖區相應減少,設施成本、飼料成本也在上漲。”不少蟹農表示,“大閘蟹正處在第5次蛻殼期,生長慢,個頭相對就小,個頭大的大閘蟹的價格可能會比同期上漲20%。”
陽澄湖大閘蟹,各種擦邊水很深
每年中秋節,大閘蟹都是送禮的佳選,其中尤以陽澄湖大閘蟹為最。由于今年中秋來的比往年更早,而陽澄湖開湖的時間在9月下旬,這意味著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注定沒法和食客們在中秋飯桌上“團聚”。對此,各平臺也都出現了相關話題,引起網友廣泛討論。
雖然正宗陽澄湖大閘蟹還沒開售,卻有不少商家已經在各大電商平臺打著“陽澄湖”的旗號擦邊售賣塘養蟹。據媒體報道,有消費者多次與商家確認是不是陽澄湖大閘蟹時,商家表示肯定。可是當收到貨后,再次詢問商家時卻被告知是自家的蘇州塘養蟹,這跟以前多次確認結果相反。
據了解,陽澄湖圍網養殖區面積1.6萬畝,每年的產量為1500噸左右,沿湖周邊高標準池塘養殖面積7.26萬畝,產量約為9000噸。但是每年打著陽澄湖旗號售出的螃蟹超過20萬噸,這多余的噸數究竟是蘇北蟹、興化紅膏蟹帶到陽澄湖過水的“洗澡蟹”,還是廠家把螃蟹帶到陽澄湖再寄走的“聽濤蟹”都猶未可知。
中秋吃蟹并非陽澄湖不可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近6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含“蟹”,雖然江蘇省憑借超1.8萬家蟹企強勢占據全國第一,但是安徽省也有超6600家蟹企,遼寧省有超4500家蟹企。
根據網友和吃貨朋友們的反饋,除了陽澄湖大閘蟹,其鄰居固城湖大閘蟹在品質上也同樣不遑多讓。除此之外,北方人多對盤錦稻田河蟹也有著深深的信任和喜愛。
另一方面,據調查采訪,多數年輕人表示中秋吃蟹,也不僅局限于大閘蟹,梭子蟹、青蟹、板蟹、帝王蟹都完全可以成為替代品。
這個中秋你會選擇吃哪里的螃蟹?關于買蟹我們要提醒大家:
- 個小的大閘蟹不要強行買,沒成熟的大閘蟹殼空肉少,味道發苦,公蟹膏厚母蟹黃肥要等到10月,與其強買不如試試梭子蟹或青蟹。
- 如果要買大閘蟹,不要輕易相信能提前買到陽澄湖大閘蟹的渠道。
- 在購買蟹卡、蟹券時要選擇正規渠道購買,仔細查看相關權益信息,并盡早預約提蟹。如自身利益受到侵害,要保留相關憑證,通過市場監管部門或者消費者協會進行維權。
- 到大閘蟹門店去提貨時,先讓商家把未捆扎的大閘蟹過秤,選擇好達到標準的蟹,再讓工作人員捆扎,以免給部分商家提供短斤缺兩的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