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醫學生而言,兒科不是個理想選擇,但總有一些少數派,選擇迎難而上,走一條難走的路。我就是其中一員。
從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兒科學)專業畢業至今,已經從事兒科工作14年了。從當初到現在,周圍還是有很多人不理解,在校期間拿遍各類獎學金,又是優秀學生干部,為什么會放棄熱門科室選擇兒科。
學了兒科后,我才知道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兒童所患疾病使用的檢查手段和用藥方式與成人大不相同。例如毛細支氣管炎和川崎病等,成人是沒有的。有些檢查,例如X射線、CT和靜脈采血,除非情況特殊,否則不能讓兒童去做。治療用藥上也要將安全和有效同樣考量,“兒科醫生數學要好,藥物是按照體重或體表面積計算的”。
而在從業的這幾年中時常會接到“我們家孩子長不高怎么辦?”、“我們家孩子骨齡測出來比實際年齡大怎么辦?”、“我們的孩子能不能打生長激素?”等等此類問題。暑期階段,來看生長發育的孩子絡繹不絕,我們也能感受到家長的顧慮。
“骨齡”是當下最熱的詞,它是通過X光片觀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橈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發育程度,來確定孩子骨頭年齡。測算骨齡也是生長發育科檢查的第一步,后續再通過一些其他的檢測來確定孩子是否為矮小癥、發育遲緩、是否需要打生長激素等問題。在這里我也要說下在從醫這些年內我所遇到的問題,希望可以對此類問題困擾的家長有所幫助。
坐診期間經常會遇到家長盲目聽信“打了生長激素就能長高”的言論,上來什么檢查都不做,就說“我家孩子比別人矮,醫生我們要打XXX的生長激素!”,遇到這樣的家長我們醫生內心也是不經感嘆,生長激素教化的非常徹底!導致現在兒科科室內各種激素濫用,央視也曾報道過這一亂象,利用家長和孩子的“身高焦慮”來濫用生長激素,牟取暴利。
所以在遇到這樣的家長,我只能給他科普:如果只是偏矮并且沒有生長激素缺乏的情況,完全不需要注射生長激素,并且檢查出來后如果真的存在問題,作為醫生也不會隨便開此類藥物,對于孩子的副作用太大了!
例如在注射生長激素后,甲狀腺功能會出現暫時性減低的情況,會有疲勞、乏力、虛胖等癥狀。有些孩子在注射生長激素后會出現血糖高的問題,需要定期檢測,避免發生糖尿病的風險。還有的孩子注射生長激素后會引起股骨頭滑脫、脊柱側彎現象!所以在我坐診的期間我極少開出生長激素,因為畢業之前我的導師就教育我說:“孩子的健康成長才是我們兒科醫生為之奮斗的目標!
另一個問題也是普遍存在的,在治療之前我們需要確定孩子的骨齡以及其他的指標,需要做各種檢測,而骨齡檢測需要開具放射科的診療單進行DR設備的拍攝,這也存在一定問題。
因為骨齡檢測需要3個月左右測一次,DR拍攝的輻射量對于一個孩子來說過大且頻繁,容易對孩子性腺、甲狀腺、眼睛等攝像敏感部位造成傷害,雖然有鉛衣鉛帽防護,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劑量小了,所拍攝的手骨片就不清楚,導致誤診,需要配合其他檢測才能判斷孩子的骨齡。
在一次杭州的兒科學術交流大會上,我結識了浙大兒科院的李醫生,也與她交流了我所碰到的問題,在生長激素問題上她與我高度一致,覺得有些無德醫生被藥企捆綁,對激素類藥品濫用,抓準家長的焦慮,來賺取回扣,我們都是嗤之以鼻的態度!
但是令我驚訝的是,根據李醫生的講述,他們在進行會診時,只需要在兒科室內即可拍攝手骨齡片,使用AI讀片,大大縮短了診療流程,并且保證骨齡判讀的準確度。
我急忙詢問“輻射呢,難不成你們在科室內也穿著鉛衣鉛帽?”李醫生這才解釋道:他們所使用的設備都直接放在科室內使用,孩子、醫生、家長都在同一個環境內,并且輻射劑量遠低于DR設備,低劑量的同時所得到的圖片質量也好。這個設備是浙大兒院副院長傅君芬教授帶領團隊與杭州美諾瓦醫療共同研發的。
會議結束后,在李醫生的帶領下我也見到了這臺設備,通體白色簡潔大方,設備本身也不大,還帶輪子,直接就放在科室內使用,采用無線連接,AI讀片,十分的方便!
在參觀的當天正好也碰到浙大兒院的義診活動,現場拍攝骨齡的小孩與家長排起長龍,只需要等待2、3分鐘就拿到了骨齡報告,整個過程非???。從家長那邊了解到,他們對于孩子身高非??粗兀酝瞾砜剖覂瓤催^,但是第一步的拍攝手骨片就非常耗時,需要排隊,有時候排不上隊,又不想耽誤孩子的學業,只好預約周末過來拍攝再等待復診,現在有這個設備,過來拍好就直接去復診了,基本上半天就能看完。
這樣一款設備運用微劑量技術和全屏蔽防護技術,能夠進入兒科室內使用,方便了醫生前期檢查工作,也讓家長省去了不少排隊等候拍片的時間,大大縮短了整體診療流程,對于醫院來說也是節省了一大筆單獨搭建屏蔽室的開支和空間。希望我們醫院能引進此設備,為更多兒童健康成長加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