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世界之大,唯有美食不可辜負,中國人是出了名的吃貨,而我國也有很多經典美食,就以切糕為例,切糕是新疆的特色美食,其中富含了核桃仁、葡萄干以及芝麻等原料,不僅營養均衡,而且口感也很不錯,但是切糕在價格這一方面一直都是有所爭議的,因為切糕的價格是可以隨心所欲的,那么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這里需要友善地提醒大家,那就是大家在購買切糕的時候一定要提前說明自己要切多少糕塊,要知道切糕的大小都是由賣家來決定的,他們切了多少,那么我們就需要照單全收,畢竟一般去買小吃的都是一些去旅游的,而游客們如果臉皮較薄的話,也不好意思拒絕賣家,即便明知道收費不合理,也不會拒絕。如此一來,就給了賣家可趁之機,他們就會利用這個機會狠狠地宰上一筆。
很顯然,這些賣家就是典型的強買強賣,是屬于違法行為,他們這是在逼迫消費者消費,也正是如此,很多人對于切糕售賣事件都是有另眼看待的,更有甚者,在看到賣切糕的后,就直接繞路而行了,就算自己特別喜歡吃切糕,也會竭盡全力地控制自己,時間久了之后,那些售賣切糕的商販的日子也不好過,即便他們降低切糕的價格,也沒有人愿意前來購買。
游客們在看到切糕之后也會直呼“切糕實在是太貴了,不是我能承受得起的價格。”但是當地人卻表示切糕并不貴,因為切糕是用干果原料制作而成的,要知道干果原料本身就不便宜,所以切糕的價格也都是處于正常范圍之內的。
明碼標價,也很少有人去購買
只不過由于之前的商販們一直強買強賣,才讓消費者的心理留下了陰影,現如今,商販們為了存活下去,不惜明碼標價,但即便如此,卻沒有人愿意買賬,因為消費者們實在是被騙怕了。
其實從商販們的銷售套路來看,他們就是憑借切糕實打實的原料以及美味的口感才深得消費者的喜愛的,但誰能想到商販們為了賺錢,居然強買強賣,不惜以損害消費者的權益為代價,就以稱重為例。
眾所周知,克與斤之間是有差別的,而商販們為了賺錢,表面上打著以斤為單價來售賣,但明面里卻是用克為單位來售賣的,在消費者看來,以斤售賣會更加實惠,但沒想到商販們在稱重的時候卻是用克,所以消費者就會覺得這重量明顯不對,于是就想退掉切糕。
每逢消費者發現自己上當受騙想要及時止損時,商販們就會告訴消費者切糕已經切過了,所以不能退款,最終消費者也只能買單了。但是這種套路短時間內行得通,時間久了之后,導致切糕的聲譽一落千丈,就算消費者之前很喜歡吃切糕,然而在上過當之后,也不會再次購買了。
長期下來,切糕的銷售量越來越少,而商販們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所以不僅降低價格,還明碼標價,但亡羊補牢,為時已晚,消費者已經對切糕喪失了信任,即便商販們有所整改,也很難挽回消費者的心。
小編觀點
其實我國一直非常注重對新疆旅游業的發展,而切糕也因為美味的口感成為了新疆的代名詞,原本商販們可以好好利用這次機會,將切糕推向全中國,但是他們卻只看到了眼前短暫的利益,損害消費者的權益,最終自食惡果,導致切糕逐漸沒落,所以如今也怨不得其他人,畢竟這都是商販們自己的選擇,倘若他們當時能夠誠信經營,切糕行業肯定會得到大力推崇,只可惜沒有如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