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羅斯甩出一手“王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聲稱,由于發現多處設備故障,“北溪-1”天然氣管道將完全停止輸氣,直至故障排除。也就是說,暫時不給歐洲供氣了,恢復時間還不好確定。
德國表面上不慌,還說天然氣儲備達到84%,實際上已經在暗渡陳倉,忙著重新發展火電。前幾天,歐洲單機容量最大的燃煤發電站——德國西部的海登4號,再次重啟了,如果滿負荷運行,每小時會燃燒265噸煤。
不僅德國,歐洲其他國家也顧不上什么減碳環保了,紛紛開始重啟火電。意大利、奧地利和荷蘭等國,還跑去澳大利亞、印尼拉煤炭發電。前幾天丹麥也傳出消息,宣布眼下放棄2025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在西方眼里,江湖道義和實際利益相比,顯得不值一提。
以前中國經濟一路狂奔,他們還經常拿碳排放說事,這下直接打臉了。反而是中國說到做到,在提出雙碳戰略后,堅定不移地走低碳、綠色發展道路。一邊是不斷開發清潔能源,如水電、風電、太陽能等等;一邊是低碳理念及技術,在各自生產生活場景中應用。
中國舉辦如火如荼的服貿會就是例子,在首鋼園現場看不見一塊磚,建造速度卻比傳統方式快60%,像“搭積木”似的,房子就建好了,50年后即便被拆除,材料也能回收再利用。“模方公寓”的建造技術,處處彰顯中國的綠色低碳智慧。
還有近兩年,中國一直在強調搞綠色物流,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其中。京東在幾年前就提出了青流計劃,通過京東物流與供應鏈上下游合作,探索在包裝、倉儲和運輸等環節低碳環保,節能降耗。例如去年,京東開具電子發票超28億張,節約的紙張相當于少砍伐31萬多棵樹木。
另一家電商平臺唯品會,也在創新減碳技術,研發了可持續包裝,使每個紙箱減少用紙面積約13%。僅去年就減少塑料材料使用237噸,節約采購紙箱64萬個,包裝效率提升最高達20%、可回收塑料包裝利用率達100%。如果你經常在唯品會下單,應該注意過這個問題。
此外,和京東類似,唯品會也在探索綠色物流園區。企業在首份ESG報告中披露,物流園區供冷供暖系統集中設置,倉儲設計高效節能,同時還建立有光伏電站,一年的光伏發電量達到59939兆瓦時,為雙碳戰略出力。
中國有句老話,叫火石沒落到自己腳背不知道有多燙,適合用在西方身上。以前中國為了經濟,確實付出了一定環境代價,卻被他們百般刁難。可如今西方卻把碳中和拋之腦后,反而中國在堅持綠色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