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觀or樂觀,躺平or前行
文|柳華芳
新冠疫情、俄烏戰爭、大國對抗、美國金融戰….一切,一切,趕在一起了
發生了很多悲傷的故事,命運的氣泡不知道飄浮到哪里,此時,“經濟不確定性”是唯一的確定性。可是,生活還要繼續,孩子還要繼續長大,房貸還要繼續還,大多數普通人根本配不上躺平。
那么,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離,我們到底做點什么呢?
時代印記,掃掃酸酸
朋友應酬,回家打開門,三歲多的寶寶又把推了出去.”咋啦,這是?”我納悶地問了一句。
“進門請掃健康碼,綠碼才能進來”
好吧,假裝掃了一下,寶寶放行了,“爸爸,你今天做核酸了么”
“做了,做了”
這就是當下的生活日常。
按時睡覺做不到,按時起床做不到,每天寫代碼做不到…..慵懶的人生,有太多沒有規律和堅持。但是,今年,我似乎有入佛入道的淡定和耐心,不是境界高,只是時代的規則,我們無力抗拒。
在繁榮和高速增長中,生活了太多年,習慣了樂觀,一下子不習慣悲觀,會有無所適從的感覺。
打敗焦慮,做好當下
在亂世之時,中國不會太亂,畢竟中美之間不會熱戰,更不會在本地進行戰爭。雖然世道這樣,壓力很大,此時,喚醒一下阿Q精神,咱再難也不用像烏克蘭人民那樣擔心自己國家沒了,不能高速增長,那就低速增長吧,能增長就很牛逼,維持住也是很不錯。
作為背負高額房貸大軍中的一員,我毫不掩飾地說,我是焦慮和擔憂的,因為不焦慮、不擔憂是不科學的、不符合邏輯的。
但是,作為在精神桎梏中煎熬和徘徊近十年的人,我是想的開的,焦慮沒啥用,只會徒增煩惱,不如踏踏實實做好當下。大時代的風潮,你擋不住,改變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抓緊自己命運的救生繩。
雖然不確定性短時間難以扭轉,但是,大家都要活下去,地球還是照樣轉,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學習一些第二技能,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焦慮上。
尤其是中年人,沒有資格焦慮,干是一種美德,干是一種信仰!
做點什么呢?不賺錢怎么辦?
當Easy Money 成為過去,我選擇學習和磨練,在做一些事情,制訂好todo list:
1、將科技先生(Techsir.com)進行了一次首頁大改版,盡可能地做好產品的用戶體驗;
2、修復invoice系統的Bug,靜下來錄入和整理客戶關系、財務體系;
3、給自己制訂幾個技能學習任務,比如視頻剪輯、laravel框架學習、go語言學習;
4、嚴格執行番茄工作法,越是活兒少的時候,越要讓自己滿負荷運行;
5、記錄、分享自己的工作、學習心得,進行社區交流
6、匯聚IT招聘信息,在it.liuhuafang.com博客上開辟“中國好工作”欄目,方便大家找工作(目前技術類崗位比較多,招聘影響品牌人才的雇主也記得信息抄送一份給我 it@liuhuafang.com)
7、陪孩子玩,陪老婆健身,爭取多回老家陪陪父母。
看看,人生就是這樣,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值得去做的事情很多,選擇一些時間給興趣,選擇一些時間給使命,選擇一些時間給未來。
作為普通人,我們沒有100%的確定性未來,能有50%確定性已經很不錯,有錢投資的人們現在也不敢動了,沒錢投資的朋友們也不用煩惱。
每個人的時間是公平的,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世界里,最大的確定性不是來自于天降偉人、世界奇跡,而是來自于我們自己的時間管理,在時間的大地上種下什么種子,就會開花什么樣的花朵。
人人都做自媒體、網紅,我要不要試一試?
人生嘛,各種事物嘗試一下,未嘗不可,也許會有收獲,但是,最好有個好心態,自媒體、網紅不是一天練成的,需要一定的耐心。
做自媒體、網紅,其實不一定非要嘩眾取寵、俯首弄姿,不一定非要做成垃圾流量的載體,我們可以選擇有價值的內容、有價值的粉絲。
在注意隱私保護的基礎上,可以做更真實、更有價值的生活、工作、學習內容。奶頭樂內容容易搞流量,可能沒有未來,慎重選擇自己的品味和時間投資。
當一切慢下來,我們有更多時間思考生活和生命,做出不同的選擇。
有人選擇在北京堅守,有人選擇了去了深圳或杭州,有人選擇了大理的詩和遠方….
分界點是什么?
是孩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