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被妻子或者女朋友靈魂拷問過:“假如我和你媽掉水里,你先救誰?”
這可是一道索命題,是不是一不小心就要坐冷板凳?
不止是你,幾千年前就有一位女子遇到過同樣難以抉擇的困境。
春秋時期,鄭國有一位叫蔡仲的權臣,他相當有謀略,作為權臣,他沒少給鄭莊公出謀劃策,當時鄭國在鄭莊公的治理下,百姓安康,一切井然有序。
鄭莊公歿了后,蔡仲擁護公子忽登上王位,為鄭昭公,但不甘心的公子突也想當君王,而恰好他的背后也有很大的靠山。
他母親的娘家是宋國人,他們對蔡仲沒有擁護公子突很不滿,就想方設法的把蔡仲弄到宋國,威脅他支持公子突。
無奈之下的蔡仲答應了宋國的請求,和宋國簽訂了協議,回國后就擁立了公子突,為鄭厲公。
但鄭厲公并不是任人擺布的人,他登上寶座后,蔡仲卻還掌握著實權,這一點讓鄭厲公對蔡仲很不滿,慢慢地就起了殺心,想要除掉蔡仲。
但選誰當自己的幫手呢?鄭厲公思考了很久。
最終,他找到了一心討好他的雍糾,之所以找到雍糾有兩點原因:
一,雍糾的母國也是宋國,他和雍姬的姻緣是宋莊公一手促成的,可以說兩個人有很深的淵源。
二,雍糾是蔡仲的女婿,而這個女婿和老丈人之間有很多矛盾,雍糾也很是不滿意蔡仲的所作所為。
對于鄭厲公的提議,雍糾一開始也很猶豫,但是架不住鄭厲公的威逼利誘,最后在鄭厲公的一番攻勢下,雍糾答應了。
也就是說,女婿很不滿老丈人,要伙同鄭厲公除掉老丈人。
兩人商量很久后,決定宴請蔡仲,然后趁其不備將其殺害。
回家之后的雍糾告訴妻子雍姬說:“我打算到郊外宴請父親吃飯”。
聽了這話的雍姬越想越不對勁,她是權臣的女兒,自小耳濡目染,對很多問題尤其是政治上的問題有天生的嗅覺。
請吃飯為什么不是在家,或者去熱鬧的酒樓,而是選擇郊外?
知道丈夫和父親關系不好的雍姬忽然意識到丈夫要對父親不利了,甚至是要殺掉父親。
雍姬坐立不安,不知該如何是好,一邊是丈夫,一邊是親生的父親,她該怎么選?
兩難抉擇的雍姬就這樣憂心忡忡的回了娘家,看到父親蔡仲時,想張口告訴父親實情,但又害怕傷害了丈夫。
就這樣一直猶豫不下,不知道要不要告訴父親,無奈之下,她找到母親問:“父與夫孰親?”意思是父親和丈夫哪個重要?
她的母親說:“人盡可夫,父一而已,胡可比也?”意思很明顯了,任何人都可以做丈夫,但父親只有一位,兩個怎么能相提并論呢?
聽了這話的雍姬不再猶豫了,就把實情告訴了父親蔡仲,蔡仲直接一怒之下殺死了雍糾,并且還把他懸掛在城門口。
而自知失敗的鄭厲公也逃到了宋國,從此之后,雍姬被稱為孝女。
不知你注意到沒有,雍姬的母親說了“人盡可夫”,而這個成語流傳到現在,但意思已經完全變了,雍姬由此從一個人人稱頌的孝女,變成了對丈夫不忠貞的壞女人。
有人認為雍姬這么做是對的,因為父親生養了她。
但有人卻表示古代的女人嫁人之后就要從夫,娘家人已是外人。
但現在時代已不同,雍姬為什么不能當個和事佬,兩邊說項,勸自己丈夫不要殺父親,勸父親放權呢,或許事情還有轉機,你說是吧?
對于丈夫和父親誰重要這樣的問題,雍姬給出了答案,你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