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關元調的各項安排尚無官宣,但網上元調延期的消息卻也并非空穴來風。一直以來,元調、四調都是新中考的風向標,特別元調還是和高中簽約班型的重要依據,元調成績決定了考生能否簽約名校好班。
無論元調延不延期,家長該做的擇校準備依舊還是要提前進行。無論是體制內體制外的選擇,還是考慮不同學校的簽約政策,建議家長們關注高中的信息,把握招生過程中的機會,不要全部等元調考完有成績出來再咨詢。
而很多家長和學生雖然選擇轉軌國際教育,但他們的思維模式依舊沒有變化。
空出來的周末依舊奔波在各種標化考試和語言考試的補習班里。
學科和競賽輔導管它適不適合,先報上再說。
而結果顯而易見:越是周末被填得滿滿當當的學生,因為喪失了對知識的興趣,其標化成績和語言成績反而不及預期。濫竽充數的背提材料往往會被招生官一眼識破,在面試提問時問得學生啞口無言。“做題家”那套有些“水土不服”。
與此同時,武漢有這樣一所特別的學校,它不鼓勵學生進行非必要的課外輔導,鼓勵學生在高中階段嘗試項目式學習。它不以分數作為衡量學生唯一標準,最終卻能夠把學生送入牛津、帝國理工、港大等世界名校。
它就是武漢光谷劍橋國際高中。光谷劍橋成立于2014年,9年來學校非常低調,卻在國際教育家長圈里有口皆碑。
回到開頭提出的問題,用光谷劍橋A Level學部長Lindsey的話說:“光谷劍橋的學生,絕不是‘單一的考試愛好者和做題家’。學生主導的學習體驗、契合自身的一對一培養規劃、全球光谷劍橋教師的鼎力支持,以及‘學生利益第一’的教育理念,構成了光谷劍橋的獨特之處。”
進入光谷劍橋,家長們不需要再額外花費精力和金錢去請升學顧問,學生們也不需要為標化成績和語言成績,去耗盡周末和假期的每一分鐘。
光谷劍橋組建了經驗豐富的升學團隊,他們以豐富的申請經驗和專業知識將學生如愿送入他們理想的大學。以2022屆學生的申請情況為例:
光谷劍橋的67名畢業生,31%獲得QS世界排名前10大學的正式錄取,55%獲得前30大學的正式錄取,87%獲得前100大學的正式錄取,其中不乏帝國理工、倫敦大學學院、香港大學、多倫多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我們耳熟能詳的名校。
不以分數衡量學生,卻仍能把學生送入世界頂尖大學?這所學校是如何做到的?
帶著好奇,我們迫不及待地跟光谷劍橋的老師和學生們聊了聊,試圖找到這所學校的教育秘密。
01
學生主導的學習體驗 充分發揮學生的好奇心
光谷劍橋的一切教育核心是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學生不是老師教案的刻板執行者,而是真正的課堂的主人。
在這個理念的指導下,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和項目制的學習才會順利進行。
“打個比方說,我們班的Jonathan就是一個標準的‘聽覺型學習者’,平常上課他總低著個頭,筆也不動,看起來像沒聽講一樣,實際上講得內容他都聽進去了。在了解他的學習習慣后,我們就不會去專門干預他,一定要他像別人一樣抬頭看黑板或者記筆記,這樣反而會起到反效果。”
△Jonathan在畢業典禮上
因材施教聽起來很簡單,它背后是需要老師對學生的仔細觀察和了解,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行為動機和學習習慣,才能夠給他們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幫助他們更好地達到學習目標。
在光谷劍橋的老師眼中,學校是一個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的地方。“高中只是他們未來人生的一小部分,未來,我們的學生要面對的是日新月異的世界和無數陌生的新興事物與知識。他們必須是一名終生學習者,而高中則是他們鍛煉學習能力、養成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
△光谷劍橋學生進行項目制學習展示
在這個過程中,跨學科的學習和項目制的實踐就非常重要。
在光谷劍橋,老師鼓勵學生進行項目制的學習,并會為他們的學習提供有力的支持。
今年拿到劍橋-港大聯合錄取的光谷劍橋畢業生Winnie,跨學科學習成為了他的一種習慣。比如,在準備UKCho(英國奧林匹克化學競賽)的過程中,他注意到,想要更好地理解核磁共振原理,需要一些量子力學知識。于是,他就向老師進行了求助。在老師的指導下,他第一次考慮到分子的結構信息可以從光譜的峰值中確定和推斷。
這段經歷讓他意識到,研究中必須嚴格遵守使用正確的光譜分析方法來應對當前的情況。此外,在適當的情況下,將NMR與質譜和紅外光譜結合使用,可以比單獨使用任何單一組件獲得更多關于模塊組成的信息。
像Winnie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光谷劍橋的教育理念中,盡管課本上的知識已經足夠應對考試,但是對于一個充滿內驅力和創造力的學生來說,深度完全不夠。
△Winnie在光谷劍橋銜接班當助教,創辦德語社
學生對某件事物的了解越多,就越知道要學的東西更多,學生能體會到學習自主力,去實現比他們原本想象的更大的目標。
當下,培養學生跨學科的學習能力已經成為了一種共識。從“港大-劍橋聯合招生計劃”的學生培養方案中我們也可以發現,這一計劃本身就希望培養具有跨學科思維的“青年科學家”。
在Winnie看來,學習和思考本身就很有趣,學習不應該是一件完全功利的事。
這一點也能從他的選課中看出一些端倪。Winnie在12年級的五門課分別是數學、進階數學、物理、化學和經濟。用他自己的話說:這么選課是為了不那么偏“理科”,他大學申請的主要是化學專業,經濟的成績對他的申請幫助不是很大。
“但學經濟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調節,相當于‘換個腦子’,也是希望自己不要成為一個呆板的人。”
話雖然是這么說,但同時上5門需要參加全球統考的課,對Winnie來說也是壓力頗大的一件事。他也動過棄課的念頭,但在老師的勸說后,還是堅持了下來。
這也和光谷劍橋的教育理念息息相關,“在光谷劍橋,我們鼓勵學生多去選課、多去學習不同的知識,不希望他們隨意棄課。我們希望能夠培養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能夠擁有更多的探索欲和創造欲。”
02
定制的競賽、活動匹配,助力學生通往名校
在很多家長眼中,A Level課程體系就是英國的高考,只需要好的標化成績和語言成績,外加上一些項目活動,申請名校就手到擒來。
因此,一些家長在學校空出周末后,又用補習班把孩子的周末塞得滿滿當當,但實際上對孩子的成績提升十分有限。
在光谷劍橋升學指導中心主任Ann看來,這種行為是相當不負責的,“很多時候我們把孩子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不停地在機構中穿梭,到底解決的是孩子的學習問題,還是僅為緩解父母自己的焦慮?”
“很多家長只要自己花時間學習一下就會發現,坐在電腦或者書本前專心也是一小時,腦子里想別的事情也是一小時,所以我們不能強求我們的孩子每一秒都聚精會神。”
在學生11年級時,光谷劍橋會通過專業的測評,與學生、家長進行多輪談話,根據學生的特點,為學生進行貫穿整個高中生涯個性化的選課規劃、活動規劃、背景提升和升學規劃。并且這個方案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這就是光谷劍橋的“一對一動態培養方案”。
光谷劍橋會根據不同學生的專業學術路徑,匹配專業的學習方案和升學老師。升學老師會定期跟蹤學生的發展情況,制定后續計劃并定期復盤和調整,幫助學生獲得目標大學的錄取。
值得一提的是,整個過程并不是以應試為導向的。作為專業的學科老師和升學老師,他們本身就是從國外名校畢業,他們非常清楚國外大學在選拔學生時更看重的是什么。所以老師們會重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引導他們去探索、研究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和方向,讓他們擁有自驅力和規劃意識,真正地做到“授人以漁”。
加拿大著名兒童發展心理學家戈登·諾伊費爾德博士曾說過,“每個人都不是孤島,需要被看見,被連接,尤其是孩子。只有被看見,溝通才成為可能。”在光谷劍橋,每個與眾不同的孩子都在老師的關懷下閃閃發光。
幾年前,這些家庭選擇光谷劍橋,是出于對全球化理念的信仰,是希望教育不再僅僅是以考試分數為唯一評價標準,讓孩子能夠有更多的自我發展、個性化選擇與身心全面均衡的成長。
他們中的很多人,并非公立初中的頂尖學生。
然而,通過幾年的不懈學習和努力,現在的他們意氣風發,不僅在生活中變成了更加獨立自主的人,同時也手握幾份名校offer,讓理想不再遙遠,讓夢想成為觸手可及的現實。
一個人能走多遠,取決于他和誰同行,也取決于他選擇的平臺是否能夠讓他們燃起好奇,煥發生機。
1月2日,光谷劍橋國際高中將會舉辦一場線下說明會,將從不同的角度為大家帶來學校的詳細介紹,同時也邀請到了拿到“劍橋-港大”聯合錄取的Winnie同學進行分享他在港大學習生活半年的真實體驗。
歡迎更多優秀的同學與家長來到光谷劍橋,與我們一路同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