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活 以痛吻你,不是誰都能回手扇它一掌。在《脫口秀大會》的舞臺上,出現過很多刻板印象中屬于「弱勢群體」的脫口秀演員。他們瘋狂吐槽著過往的經歷,將「賣慘」玩出了新境界。當你為他們的勇氣所折服的時候,應該理解:這些人并不是天生鈍感,而是在找到了療愈自我的出口之后,還愿意回過頭,對仍在掙扎的同類說:「不如試試這樣吧。」
撰稿|艾 果
編輯|許 靜
校對|張 帥
出品|Figure紀錄片
優秀的脫口秀演 員需要什么樣的特質?
有天賦,從小就要是班級里最具表演型人格那個? 梁海源說自己是「笑果最會找角落的男人」。
拼顏值,第一眼就要給人留下刻板印象? 脫口秀人氣演員徐志勝現身說法: 「是脫口秀選擇了我,就像我這個長相就很符合。 」
性格開朗,人群里最聒噪的那個? 鳥鳥在《脫口秀大會》第五季的決賽舞臺上「攤牌」了: 「對,我就是裝的,內向都是我演出來的……」
《「見笑」——笑有引力》第四集劇照(下同)
其實,所謂特質,就不會僅僅局限為任何一種品質。他們本來就千人千面,不同的是,進入脫口秀宇宙之后,「笑」成為了他們的力量來源。
在《「見笑」——笑有引力》第四集《一座座孤島連接成群島》中,我們會看到一群愿意和這個世界用笑聲彼此治愈的人。
把結痂的傷口再看一看
脫口秀演員黑燈有眼疾,他在采訪中把同行們笑稱作「這個世界上最沒有人性的群體」,因為這幫人會在生活中肆無忌憚地調侃他的視力: 「你一個‘瞎子’能拍照嗎? 手機給你用,不是浪費了? 」
但接下來,他話鋒一轉,「這說明他們沒有刻意把我當成不一樣的人」——在他們身上,他不會感受到那種被掩蓋在平等之下的優越感。
脫口秀源于生活,爆梗背后也是生活。 把最痛的地方當成笑料來講述,成了這些脫口秀演員的創作習慣。 所以那些在某一方面有明顯缺陷的脫口秀演員,會被同事調侃為「老天爺賞飯吃」。
鳥鳥的「社恐」脫口秀戳中了很多當代年輕人。她談論悲觀主義,說自己的人生只有「中悲,大悲,超大悲」;
談論女性容貌焦慮,說「女人不能要一頭沒一頭,我后來就只好考上了北大」;
談論原生家庭壓力,說「我媽老是很怕我樂極生悲,笑死,我現在根本就不樂」。
現實生活里,她買了很多教人擺脫焦慮的書,但卻無奈地抱怨: 「根本就沒有用,焦慮到根本看不完這種書。 還有一本最缺德了,告訴我可以用幽默對抗焦慮……」
但最終,幽默真的做到了。「脫口秀拯救了我,我發現我這張臉也是能在電視上出現,解決了我容貌焦慮的問題,然后發現,我這個性格,別人也是會覺得有趣的,所以就不再那么孤獨?!锅B鳥說。
「脫口秀讓我接受了很多東西,那些之前我感到很痛苦的東西,不自洽的東西。 」在《脫口秀大會》第四季爆紅的徐志勝,出名的心態豁達、情商高,但他并不是與生俱來擁有對痛苦免疫的能力。
「其實真正對我造成傷害的,是小學的時候,一個人對著我喊了一句怪物。 這個事情,時不時地扎我一下。 這種東西不是我的錯,所以我就不痛苦? 不是這樣的。 這個痛不會因為是別人的錯而消失。 」
苦難永遠是苦難,但徐志勝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出口:「可以把不愉快的事情,負面的東西打磨、修正,讓它更能接受——這個就是脫口秀?!?/p>
脫口秀演員小佳,出生時因大腦缺氧造成神經系統疾病,留下了一些后遺癥。 連續參加兩屆《脫口秀大會》節目錄制,脫口秀于他的療愈效果更加明顯。
「我之前出去面對陌生人的時候,包括我出去吃飯打飯的時候,都會覺得別人在打量我,我會害怕。 從一個不太敢看,緊張,到慢慢抬起頭開始說,‘大家好我是小佳’,這就是一個很神奇的蛻變。 」
他用幽默的語言解構著自己的生活,更新著世人對弱者的「刻板印象」,「我們都有病,只是我的比較明顯」,「別把我想得太難,也別把你自己想得太難」。
小佳曾遭遇過校園霸凌,也曾被嘲笑過身體缺陷,這些悲痛的經歷并不會因為今天成為一個脫口秀幸運兒而消失,但通過脫口秀,他們讓更多同樣處于困境中的人有了正視痛苦的機會,明白了劣勢也有可能轉化為優勢——不僅僅是在脫口秀的舞臺上。
「這些傷口其實已經愈合了、結痂了。 講脫口秀,只是你以第三者的視角,把結痂的傷口再看一看,并沒有重新撕開」小佳說,「你剖析自己、走進自己內心的過程,觀眾給予極大的反應,熱烈的掌聲、歡呼聲,那一刻對我來說,就意味著突破。 」
果然如英國作家、詩人奧斯卡·王爾德所言:「人類所有的重大問題都有一個共同點:沒有點幽默和瘋狂無法輕松解決?!?/p>
「沒有人是為脫口秀而生的」
如果你看過脫口秀界的「圣經」《手把手教你玩脫口秀》([美] 格雷格·迪安),會發現幽默并不完全是一種天生的性格。 曾有人分析脫口秀的方法論: 「脫口秀有時像演算一道數學題一樣需要邏輯性,笑點的安排和鋪陳、節奏的設計和把握、演繹的語氣和方法,每個環節都要精心設計。 」
但與技巧相比,登上脫口秀舞臺更需要的或許是一種尋求同類的沖動。
「感覺那個舞臺,有一股很強大的吸引力。 」徐志勝說,「在那個臺上,我體會到了一種自由的感覺,像鳥似魚,自由快樂。 」
脫口秀演員何廣智,跟徐志勝并稱「喜劇門神」,「丑挫窮」曾是這個「天選打工人」身上的標簽。 但他從「中二時期」就曾幻想過的「我會成為一個喜劇明星」。 在《脫口秀大會》第一季播出后,他如同接到召喚一樣,立刻決定「去上海,去說脫口秀」。
他甚至都沒考慮過自己的存款能在上海撐多久:「我身后沒有人,這個事兒砸了,只有我知道,受傷的只有我自己」。
開放麥頻頻遇冷、騎著共享單車冒雨趕場等都成了往事,8平米出租房的逼仄也編出了炸場段子,臺下不算太擅長言辭的何廣智,概括自己的脫口秀成名路,就只是「很幸?!?。
「沒有人是為脫口秀而生的,大家都是從各自的職業,突破了多少障礙走到了哪里,你也不知道大家是走的哪一條路走到這兒的,但每個人都不容易,每個人都不被理解。 遇到同類很幸福。 」他說。
「因為你在舞臺上只能講真實的自己,你相當于同時在和很多人交朋友,這個情緒濃度是很大的,是你在以往的人生里很少體驗到的?!锅B鳥則帶著比臺上燦爛得多的笑容說,「出名還是挺治愈的?!?/p>
關注邊緣弱勢群體,平等包容多樣,也是脫口秀的價值所在——重要的不只是被看到,而是內心的聲音被聽到、被關心、被理解。
脫口秀演員從他們中來,又讓他們被看見和聽到,猶如一個個孤島連成群島,找到同類,彼此治愈,互相溫暖,所有人幫助所有人。
笑并不屬于某一類人,它是人類的本能,屬于所有人。
中國首部脫口秀行業紀錄片《「見笑」——笑有引力》,人民網和笑果文化聯合出品,攝制團隊FIGURE,12月20日起,騰訊視頻、B站正式上線。
? Copyright Figure Studio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請給我們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脫口秀,到季節了
當脫口秀演員笑不出來時,他們在干什么?
脫口秀,勇敢一點
\ 收看更多人物視頻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