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飛揚
近日,世界電影產業協會,在洛杉磯LOEWS酒店成立。美國加州眾議院議長安東尼·倫登(Anthony Rendon)出席開幕式并致辭。首批會員代表、來自美國、英國、法國、中國、巴西等32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行業專家參加了成立大會。國際著名策展人、制片人、電影產業杰出領導者王海歌當選為首任會長。會議表決通過了協會選舉辦法、協會章程、會費標準等草案,選舉產生了協會第一屆理事,秘書長、副會長、會長,監事、監事長,組建了協會首屆領導機構。
世界電影產業協會是在2020全球范圍內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為全球電影行業帶來沉重的打擊,電影的上映數量與觀影人次均有大幅度下滑的背景下成立的,一批有識之士意在為全球電影產業擺脫困境、全面復蘇探索出路。過去三年的新冠疫情,導致全球電影產業鏈呈現嚴重的危機,世界電影產業協會成立,在全球走出疫情危機的時刻,預示著未來會更美好,世界電影產業人在疫情后大有可為。
本來在2019年之前,世界電影產業的頭部企業、重大電影項目已經表現出越來越集中的趨勢,再加上各種流媒體對影視業的跨界滲透,產業一直保留著高度流動的狀態。疫情突如其來之后,電影業停擺、制作官網,流媒體迅速爭奪一些本應該院線上映的大片,奈飛、亞馬遜、蘋果、迪士尼、華納傳媒等行業巨頭以不同的形式直接與網絡觀眾進行無中介接觸,院線和電影院失去相當的話語權,美國主流電影業在相當程度上被重構產業鏈。與此同時,中日韓及歐洲諸多國家的本土電影趁機獲得了更大的市場份額,這對于高投資高產出高市場比的好萊塢傳統大片造成嚴重的影響。電影觀眾的欣賞習慣,在過去一百多年的時間是不斷調整的。從最初的露天電影院和獨幕大廳,到分廳上映,再到錄像帶、VCD、DXD,再到如今的流媒體,甚至有些觀眾已經習慣于在手機上看影視劇和短視頻。形勢一直在變,這才是時代改變的主題。除了極少數的高投資大片大多數電影,觀眾其實并沒有那么在乎播出平臺,說到底觀眾要看的是電影,故事是第一位的,這就是流媒體逆襲的根本基礎。
與此同時,美國大片在內容的生產方面,也出現兩個極端傾向。一是越來越陷入續集、漫畫改編和電影特技的迷思,對于原創敘事本身力有不逮;二是政治正確從文藝電影向大投資電影逐步堅定的施加不可逆的影響。但是,觀眾是為體驗別一樣的人生的,不是來花錢接受洗腦。即便是《阿凡達:水之道》也無從擺脫,更別說此前迪士尼的眾多產品。《水之道》的院線票房盈利點在20億美元左右,目前來看也僅僅是基本目標附近。2023年,世界電影業需要直面的問題非常多,不只是疫情。中國電影要走出去,全球電影要重新評估創作內容的大方向。未來的全球電影非常大,關鍵還要看如何去實現。
剛剛結束的首屆世界電影產業大會洛杉磯峰會,據多位專家預測,到2027年,全球電影市場規模,將達到1000億美元,電影從業人員將超過1000萬,而流媒體規模占比將首次超過影院。無論是院線電影,還是流媒體,歸根結底都是要找到屬于自己的觀眾。五年之后的電影世界,英語電影和華語電影的票房顯然是要占前兩位。電影既是可以全球通行的商品,又是有著巨大宣傳價值的文化產品。觀眾既能欣賞電影敘事、技術越發進步的視聽效果,更是接觸、深入、理解不同世界的精神生活。迪士尼的“公主”系列,就是把全球各地的“大女主”的公主故事不斷的從動畫到真人演出的詮釋,不僅解構并且架構了以美國精神進行再加工的文化輸出,更是取得了實打實的商業回報。以《花木蘭》為例,直接在流媒體上點播,直接面向全球觀眾,省卻了諸多中間商費用(包括但不限于院線、電影院及部分宣傳費用),取得的票房成績相當不錯。這本書也為中國電影提供了很好的新思路,對于優秀、突出以及有特點的電影來說,走出去的方式有很多。當然,需要不斷的嘗試,韓國電影《寄生蟲》的創作難度并非高不可攀。現代題材之外,中國自身的經典故事浩如煙海,講好中國故事,輸出中國價值觀,也是中國電影人的文化自覺,當然也是世界范圍內的文化交流。簡單地說,技術要進步,做事要妥當,不要停留在舒適區不思進取。
為此,世界電影產業協會會長王海歌表示,世界電影產業協會成立旨在為全球的電影工作者服務,積極發揮協會資源優勢和職能作用,培育壯大電影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全球電影產業大會高質量發展,做好產業發展的引領者。他同時表示,在過去三年里,全世界面臨新冠疫情的同時,全球摩擦增多、全球裂痕加深,世界電影產業正處于一個關鍵的轉折點。在這個當下,全球文化領域和政府領導人需要共同努力,制定長期的政策和戰略,以振興遭受重創的全球電影產業。王會長的表態已經很明確,要抓住時代給予電影人的機會,院線電影要做好,同時也要實現流媒體的突破。任何國家的封閉,都是沒有希望的。
自古以來,開放都是進步的階梯。西漢時期,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張騫鑿空的效果就是中外交通得以打開,當時的中國和西方獲得了交流,各種文化和作物實現了互通。兩千年來,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閉關鎖國,雖然在一定時間內落后,但是覺醒之后在過去一百多年的時間內,孜孜不倦的吸收西方的正確的先進的那部分文化,電影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產業之一。過去三年的疫情,很大程度上打斷了中外電影人的溝通。2023年,時不待我各種新技術的相互磨合,必須抓住電影產業結構調整的機遇,產業政策之外,更需要世界電影人的自我努力,通過各種渠道去彌合、整頓、加強產業互補,實現走出去,做好迎接未來全球電影產業的再度繁榮,勃勃生機只能靠電影人的雙手和大腦去創造,智慧是要奮斗才能體現出來的。
作為今年世界上首個以線下會議為主成立的電影國際組織,世界電影產業協會成立受到各界廣泛關注,注冊參會總人數超過300人。參加世界電影產業協會成立儀式的嘉賓有很多是美國知名電影學院的教授、好萊塢制片人和導演。其中包括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院長伊麗莎白.戴利(Elizabeth Daley)、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電影學院院長Brian Kite、美國電影學院院長兼執行副院長蘇珊·拉斯金、好萊塢導演羅伯.明可夫(Rob Minkoff)、前奧斯卡主席、好萊塢電影制片人Bill Mechanic、好萊塢制片人Omar Kaczmarczyk、好萊塢制片人Frederic Golchan、好萊塢制片人William Mundell、好萊塢制片人Arthur Sarkissian、中國導演胡雪樺(Sherwood Hu)、七屆格萊美獎獲得者戈登.威廉姆斯(Gordon Williams)、原美國BBC總裁、M2M創始人兼CEO Bill Hilary、世界電影產業大會科技促進中心秘書長Josie Liu、比 弗利山莊電影節主席、巴西總統文化大使Frederico Lapenda、加州伯克利大學EECS系FHL VIVE增強現實中心執行董事Allen Yang等。
來自全球各國的文化精英在一起,為世界電影業獻計獻策,進行有效的溝通、充分表達彼此的看法,是相當有必要的。未來的美好新世界,在呼喚著大家。這大門,需要大家一起去打開、去創造、去實現。目標就在眼前,行動是第一步。世界電影人聯合起來,就沒有什么不能實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