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7日)是個周六,螞蟻集團選擇今天對外公告了一系列公司治理調整動作,主要包括調整股東上層結構、解除一致行動安排、推動股東投票權與經濟利益匹配、計劃引入第五名獨立董事等。
螞蟻集團官網公告
公告稱,2021年以來,螞蟻集團持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目前董事會八名董事中包含四名獨立董事,獨董占比提升至50%,在此基礎上,計劃繼續引入第五名獨立董事,實現董事會中獨立董事過半數。
根據新的制度安排,螞蟻集團相關管理層成員不得再擔任阿里巴巴合伙人,強化螞蟻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之間不再存在隸屬和關聯關系,進一步提升螞蟻集團的獨立性及公司治理的透明度。
在股東上層結構調整方面,核心是主要股東投票權的變化:從馬云及其一致行動人共同行使股份表決權,改革為包括螞蟻集團管理層、員工代表和創始人馬云在內的10名自然人分別獨立行使股份表決權,以此推動股東投票權與其經濟利益相匹配。
螞蟻集團官網截圖
本次調整后,螞蟻集團各主要股東彼此獨立行使股份表決權且無一致行動關系,不再存在任何直接或間接股東單一或共同控制螞蟻集團的情形。
本次調整后,螞蟻的股東及持股比例沒有變化,包括馬云在內的股東及受益人的經濟利益不受影響,但表決權由集中變為分散。
馬云的控制權大大降低,其投票權將與他作為杭州君瀚的自然人股東在螞蟻集團享有的經濟利益相匹配,由53.46%降為6.2%。
螞蟻集團官網截圖
那么,應該如何解讀螞蟻集團在董事會、股東層面的一系列調整舉措呢?
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李勇堅對微評號表示:“這是意料中的事情。螞蟻集團作為一家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金融科技公司,‘完善公司治理’一直是螞蟻這兩年的關鍵詞,今天公布的舉措都是預期內的安排,也將對公司治理結構的進一步完善產生顯著影響。”
經濟學家李勇堅
李勇堅強調,這次股東上層結構調整的核心是投票權的變化,調整后投票權變得更加透明,更加分散,有利于公司決策更加符合股東利益和社會利益,體現了現代公司治理體系的發展方向,也是更穩健更健康的結構。
去年7月《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馬云多年前就想放棄對螞蟻的控制權,但因為不希望控制權變化影響螞蟻上市,一直沒有實施,螞蟻上市暫緩為他提供了契機。市場普遍認為,從螞蟻集團未來發展看,在完善公司治理過程中,淡化公司創始人的影響,推動公司走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也是一個重要的方向。
李勇堅表示:“這次調整符合螞蟻決策管理的實際情況,體現了創始人的個人意愿。對馬云對螞蟻,都是好事,將為螞蟻集團進一步規范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