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有“秦制”一說,而恰恰把二世已亡的秦志發揚光大的是武帝。
從數十年的黃老之術又回到“儒表法里”,這需要多大的耐力和迂回的能力?從“上書”和“對策”兩種渠道,舉賢納士,尋求滿足自己施政理念的人才。進而給全國官僚集團,釋放出“服從性測試”(不換思想就換人的潛意識)信號,導致舉鍋體質向后轉。
主父偃和公孫弘就是兩種渠道選拔出來的人才的杰出代表。前者對上不對下,霹靂手段推行“推恩令”,瓦解了諸侯鍋對中央的威脅,目的達到,卻被當作“替罪羊”滅了九族:后者對上又對下,依法施政,以儒立說,為后世奠定了“儒表法里”治國綱領,最終得以善終。
由此可以推論,經歷諸子百家思想熏陶的社會,也無法避免倒退的命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道理既簡單又復雜,對著明白人做事,不用拐彎抹角,反而易直入主題,快速達到目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