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香港有所謂的“三大紅顏知己”:1、跟李嘉誠的周凱旋;2、跟邵逸夫的方逸華;3、跟蔡志明的陳妙英。
每個男主的身家都在百億以上,李嘉誠尤其牛逼,身家超過千億,多年霸占華人首富的寶座。
顯然,能夠成為首富紅顏知己的女人不簡單!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周凱旋的傳奇經歷,以及她和李嘉誠的情感故事。
1、鄰家女孩
周凱旋1961年5月出生于香港的普通家庭,父母是工薪族。
她中學就讀于香港名校-拔萃女書院。
盡管該校赫赫有名,卻不是有錢子弟才讀得起的那種貴族學校。就像霍英東,年少時家里窮得叮當響,其寡母還是盡力供他入讀香港另一名校-皇仁英文書院。
周凱旋中學畢業后前往澳大利亞留學。
1984年,周凱旋學成回來后在香港電臺謀到一份職業。
父母給女兒取這么男性化的名字,想必有希望女兒長大后像男子漢那樣堅強、果斷的意思。
周凱旋果然不負親人所望!
盡管周凱旋也是儀態萬方、溫柔多情的美女,但不是弱女子,而是一位社交高手。
她利用工作之便廣結娛樂、商界朋友,比如后來的娛樂圈猛人俞錚、施南生都成了她的閨蜜。
其中,施南生給周凱旋的助力甚大。施南生雖然是演藝界人士,但在政商兩界有豐富的人脈關系。
一個人朋友多人脈好,在社會上就好混!
女兒身的周凱旋深深懂得這個多數男子漢也不知道的“江湖法寶”,難怪她日后飛黃騰達。
2、涉足商界
1986年,周凱旋25歲。
這年初,由于施南生的關系,周凱旋結識了一位叫戴維的英國老板。
那時,我國西安兵馬俑的出土轟動全世界,各地民眾都想一睹為快,戴維敏銳地感到當中隱藏商機。
他和周凱旋一說,后者也有同感,于是很快達成合作關系:他負責英國的布展,她負責和中方的洽談。
3月,周凱旋只身前往西安,和有關方面洽談倫敦兵馬俑展覽事宜。
這是周凱旋第一次涉足商場。
周凱旋僅花了兩個星期就達成交易,這展示了她極強的組織能力,以及高超的社會能力。
初次出馬就成功讓周凱旋既興奮,更是信心大增,從此,她的發展方向轉向商業運作。
1987年初,還是施南生的關系,周凱旋結識了她商業生涯中另一重要的人物-張培薇。張培薇出身名門,是前特首董建華的親表妹。
張培薇(右)
在董建華的支持下,張培薇和周凱旋成立維港公司,主營大陸貿易。
該公司做的其中一單大生意是將散裝水泥運輸船賣到廣西。那時香港房地產市場旺盛,水泥需求量極大,廣西的散裝水泥廠商希望能夠打入香港市場,周凱旋發現了這個商機,果然大獲成功。
因為張培薇的關系,周凱旋和董建華家族越走越近,董建華之弟、家族掌舵人董建成對她贊賞有加。
貴人的提攜,勢必讓周凱旋的事業更上一層樓。
3、結識李嘉誠
(一)北京商機
1992年3月,時值內地的房地產市場逢勃發展,董建成建議周凱旋和張培薇前往北京尋找房地產領域的發展商機。
這年8月,周凱旋啟程前往北京。初到貴地的她也是人生地不熟。
有一天,周凱旋行走在北京長安街上,終于鎖定一個目標:高6層的兒童電影院。
起初,她的規劃是將樓層重新裝修,然后開商場。
然而,她被告知,這座兒童影院不能單獨開發,它必須和周邊地塊整片開發。
我方人員起初還擔心,這樣的條件會傷了這位女港商的熱情,沒想到周凱旋內心大喜過望(不能表露出來),毫不猶豫,馬上回答“沒問題”。
一方找到好項目,一方看到財神爺上門,因此雙方合作愉快,行動積極。
周凱旋還提出更大膽的規劃:把周邊幾塊地一并賣下,整體開發。
結果,周凱旋拿到了占地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超大地產項目-東方廣場。
(二)結識李嘉誠
顯然,周凱旋沒有這么多的資金進行開發,她必須拉來投資者。
和人拉關系、洽談項目是周凱旋的拿手好戲,因此她信心滿滿。
接觸了多家香港地產商后,1993年8月的某一天,周凱旋帶著相關資料走進了香港首富、地產大亨李嘉誠的辦公室。
兩人坐下后,周凱旋正準備施展超高口才“拿下”首富,沒想到李嘉誠先開口:“負責這個項目是否因為你有豐富的地產經驗?”
周凱旋措手不及,只好直言相告:“沒有”。
李嘉誠繼續問:“你用什么辦法搞好拆遷和土地平整?”
這方面周凱旋是有充分準備的,于是侃侃而談。
5分鐘后,李嘉誠終止談話,伸出右手,笑著說:“合作愉快!”
李嘉誠之所以這么快做出決定,固然是周凱旋給他的第一印象挺好,得到他的賞識,更重要的是李嘉誠之前對東方廣場項目已經頗有了解。
(三)3年賺4個億
1996年1月,周凱旋將手續齊備的“東方廣場”地產項目交到李嘉誠手上。
以李嘉誠為首的投資集團投入20億美元資金進行開發“東方廣場”,按事先簽好的“總投資2.5%抽傭”的協議,周凱旋順利拿到4億多港元傭金。
1993年8月到1996年1月,將近3年時間,周凱旋賺到4億元。
隨后,李嘉誠把東方廣場開發成總建筑面積達80萬平方米的亞洲最大的商業建筑群,依靠該項目,他賺得盆滿缽滿。
東方廣場
周凱旋后來說,拿到傭金的那天,她把香港最繁華的中環商業區每家店鋪都逛了一遍,結果是“每一件昂貴的商品我都買得起,但我沒買,那時心里覺得很富有。”
周凱旋沒想到的是,結識李嘉誠以后,她還有更大的榮華富貴。
4、紅顏知己
(一)牽手
李嘉誠出生于1928年5月,1990年他的發妻離世。
1993年,李嘉誠65歲,周凱旋32歲。
周凱旋儀態萬方、善解人意、才華出眾,顯然,她讓喪妻多年的李嘉誠有所心動。
前面說過,拿到大筆傭金的周凱旋當天興奮異常,因此,對財富的渴望,李嘉誠富可敵國的財富讓她心動。
于是,各懷心事的兩人一來二往之后,大概在1994年便走在了一起。
據說,李嘉誠曾經動過將周凱旋娶進家門的念頭,無奈小兒子李澤楷激烈反對,只好作罷。
(二)侍夫
嫁不進李家的周凱旋樂于做首富的紅顏知己。
她在香港香島道購置豪宅,那里距離李嘉誠位于深水灣的大宅只有五分鐘車程,因此,兩人經常一起出現在深水灣高爾夫球場,并且共進早餐。
周凱旋是高情商之人!
在她那樣的年紀,而且是富有女性,本該是總想把自己搭配得更加漂亮,更加年輕。
自從和李嘉誠有了眉目后,周凱旋就變了,不再把自己打扮得更加年輕漂亮,反而故意把自己打扮得更加老成。
比如,她經常穿黑色的職業套裝,這讓她看起來要比實際年紀大十幾歲。她也會留起短頭發,并且把頭發扎起來,這樣也讓她看起來老得多。
李嘉誠大周凱旋33歲,顯然,周凱旋的做法深得他的歡心。
周凱旋的付出與愛意李嘉誠看在眼里,感動在心中。
既然給不了她名份,就在金錢上彌補吧!
這也是富豪們對紅顏知己的普遍心態。
5、大富大貴
1996年,周凱旋拿到4億傭金,聽從李嘉誠建議,將一半入股東方廣場,作為長線投資,結果大賺。
周凱旋結束東方廣場業務后投身互聯網領域,創辦一家專注電子報關業務的網站“易網通”,依靠李嘉誠旗下擁有眾多碼頭業務的和記黃埔集團,略有所成。
1999年,互聯網浪潮興起,李嘉誠為了討美人歡心,同時也看上網絡商務的前程,決定進軍互聯網。
他和周凱旋聯手創辦Tom網站,其中周凱旋以30萬美元入股,成為二股東,并主持大局。
周凱旋將TOM視作自己的事業,悉心投入,事無巨細,包括公司最早成立的提議、創始,以及高層重要人物的任免,近乎所有的決定權都在她。
李嘉誠重金請來資本并購高手王兟、金融財務專家湯美娟、互聯網精英王雷雷等人扶助周凱旋。
2000年3月,Tom網登上香港創業板,股價爆長,周凱旋單憑在Tom的股權,身家飛升至127億港元。
2007年,李嘉誠將TOM私有化,周凱旋成功套現離開。
這年,周凱旋46歲,坐擁百億身家(甚至有人估算她是千億富婆)。
她從此退居幕后,為李嘉誠操辦資金規模超千億的李嘉誠基金會。
周凱旋機緣巧合結識李嘉誠,終得大富大貴,功成名就。
2006年,周凱旋入選美國《華爾街日報》推出的“年度亞洲商界女性十強”。
2013年,周凱旋位列“福布斯亞洲商界權勢女性榜”第三名。
發跡后的周凱旋積極回報社會,成為知名慈善家。
1996年創辦的周凱旋基金會已經在國內捐建了100多所“明天小學”,她創辦的慈善醫療“中華關懷”也聲名遠播。
6、獨寵30年
能讓華人首富寵愛30年,周凱旋自然有獨到之處。
她成為李嘉誠生活的賢內助,以及事業的好幫手。
1999年,李嘉誠71歲,遠赴英國領取榮譽法學博士學位,全程悉心陪護的人正是周凱旋,事無巨細,甚至為李嘉誠打傘擋雨,她都親力而為。
2007年,周凱旋建議李嘉誠投資社交媒體“臉書”4500萬美元(約合3億人民幣),獲得3%的股份。后來臉書市值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這項投資為李嘉誠帶來數百億元的身家。
2015年,“撤資”論將李嘉誠推向輿論漩渦,形象受損。隱退多年的李嘉誠打破沉默,親自出面召開記者會,闡明心跡,這才平息風波。
這一波操作的幕后功臣是周凱旋!
她審時度勢,提出這一高招,而且整個過程,尤其是邀集權威媒體,都是她親自操辦。記者招待會期間,周凱旋更是站在場內角落親自監場。
周凱旋能文能武,李超人自然心滿意足,對她疼愛有加。
結束語
有人說,周凱旋收獲大,付出也大。
心甘情愿地跟隨比大自己33歲的老頭,她義無反顧地做到了。
顯然,有些女性是不會干的。
也許,這方面不存在誰是誰非,而只是人各有志的問題。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