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鉆石與真愛
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
不知何時開始,鉆石與真愛劃上了等號,特別是在大多數人一生只有一次的婚禮上,交換鉆戒成了莊重又不失浪漫的必要環節。那么,是否有人想過,大自然鬼斧神工,擁有如此多的奇珍異寶,為什么偏偏鉆石成為了真愛的代名詞呢?
在數十億年前,地下100多英里的地殼不斷碰撞擠壓,形成了一塊塊鉆石的原料,歷史的厚重感,足以秒殺浪漫的古巴比倫愛情,又有哪段佳話甚至是神話能抵得過鉆石的千錘百煉呢?再加上鉆石外表晶瑩剔透,純潔無瑕,在光線的照射下五彩斑斕,這些不就是愛情的樣子嗎?這么唯美的東西哪個女人會不心動呢?
正因如此,在某些人的包裝下,鉆石與愛情產生了碰撞。
02
鉆石與商業
在200多年前,開采、制造鉆石非常艱難,全世界一年的產量可能就幾十斤,這些稀有的鉆石幾乎都被鑲嵌在歐洲皇室的王冠上,那時的鉆石,就是身份的象征。
然而,19世紀末,南非突然發現了儲量巨大的鉆石礦藏,這個礦的儲量到底有多大,據說,可以滿足全世界每人20克拉。那么,這么大的供應量,為什么還是沒有讓人們實現鉆石自由呢?
原來,從古至今,鉆石一直都由英國的商人掌控。南非發現巨額礦藏后,1888年,戴比爾斯鉆石開采公司成立,其成立后,便壟斷了南非的鉆礦。迄今為止,戴比爾斯已經成為了世界鉆石的權威,牢牢掌握著全球90%以上的鉆礦。
鉆石為什么顯得那么稀缺,是因為戴比爾斯故意控制開采量,進而控制價格,同時,鉆石行業的標準也由其制定與控制,一塊鉆石質量好不好,只有戴比爾斯說的算。長此以往,鉆石行業形成了一家獨大的壟斷市場。
戴比爾斯控制了供給,便開始著手拉動需求,它發明了“愛情恒久遠,一顆永流傳”的廣告,它找了很多當紅世界女明星為鉆石站臺。
供給受控,需求不斷攀升,鉆石成功躋身奢侈品的一員。
03
人造與天然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壟斷,其他企業想從天然鉆石進軍更是難上加難,那么,有沒有一條路能夠實現彎道超車呢?
解決這個問題,先要解答鉆石到底算不算稀缺品,上文說過,南非的鉆礦足夠全世界每人20克拉,從這一點來說,鉆石并不稀缺。
從另一方面來講,鉆石的主要化學成分是碳(C),元素周期表第六位,世界含量超級豐富,以至于在實驗室就可以創造鉆石。
20世紀60年代,我國河南省創造了第一顆人造鉆石,人造鉆石發展到現在,從外表仔細觀察,其與天然鉆石沒有任何區別,但價格卻腰斬再腰斬。這本身也沒什么驚訝,因為,鉆石的化學成分相對簡單,只要按照成分制作,做出來的東西當然一模一樣。
面對人造鉆石,戴比爾斯慌忙打造了一臺鑒定器,但鑒定之后,人造鉆石竟然比天然鉆石更加純潔。
這期間,人造鉆石能夠成功殺進鉆石界,印度三哥功不可沒,他們的口號是,只要有錢賺,管你是人造鉆還是天然鉆。
三哥們從河南進口裸鉆,經過加工,轉眼間便混入到天然鉆石中售賣,造成的結果是,專家都分不清一批鉆石里,哪些是天然的,哪些是人造的。也正因如此,人造鉆石成功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04
產業鏈揭秘
人造鉆石產業鏈分為上游開采、中游鉆石切割、下游品牌零售三大環節。
從毛利率來看,人造鉆石也存在著“微笑曲線”的特征,議價能力強的上游生產和下游品牌商共同掌握產品定價,毛利率可分別達到60%-70%和40%-70%,而中游加工切割環節進入壁壘與附加值較低,不具備核心競爭力,該環節毛利率僅為5%-10%。
對于我國來講,上游開采類占比最大,但中下游占比很小。
05
市場預期
據統計,當前人造鉆石市場滲透率僅為5%,預計隨著大眾接受度的不斷提高,人造鉆石市場份額將會持續提升,其中,小碎鉆的滲透率可能更快,因為,數百元的檢測費用對于本就價值不大的小碎鉆來說可能并不劃算,隨著小碎鉆的瘋狂滲透,人造鉆石有望逐漸取代天然鉆石原有的市場份額。
自2021年下半年,A股人造鉆石行業上市公司相關調研中披露,幾乎所有相關公司產能持續擴大,大部分公司都在緊鑼密鼓的擴產,由此可以看出,人造鉆石正在迎來供不應求的市場狀況。
未來,人造鉆石很可能會因為自身強大的性價比,吃掉天然鉆石大部分的市場份額,然后,同業中再相互競爭,繼而逐步降低高毛利率,降低產品售價。或許,不遠的將來,鉆石與很多小飾品一樣,會變得物美價廉。
到那時,鉆石還能代表高貴的愛情嗎?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