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更無語。
一名13歲的初一女生遭多名女孩毆打,還將她推入河中,并舉起手機錄制視頻。
檢查報告顯示,女孩左耳鼓膜被打穿孔。
此外,醫(yī)生告知家屬,被打女孩的眼睛有異物插入,屬不可逆的損傷,難以恢復。
事發(fā)海南臨高縣。被打女孩和同校學生一同出校,先后被帶到該縣多文鎮(zhèn)與加來鎮(zhèn),對其進行毆打。
目前,就診醫(yī)院已建議家屬將被打女孩轉(zhuǎn)至海口市醫(yī)院進行治療。
昨天(3月22日)下午,臨高縣公安局加來派出所向媒體證實,此事正在調(diào)查中,公安部門正在嘗試協(xié)調(diào)雙方家屬處理后續(xù)事宜。
女孩被撕扯衣服毆打,并被逼下跪致歉。
和其他霸凌相比,此事有幾個細節(jié)值得注意:
其一,下手如此之重,想來必有恩怨,然而令人氣憤的是,多名陌生女孩僅僅因為“看她不順眼”便反復多次毆打。換句話說,此起霸凌純系無中生有,尋釁取樂。
其二,除毆打之外,還限制女孩人身自由。女孩3月12日出校門被帶走,至3月18日,其鼓起勇氣自行逃脫,徒步跑回位于臨高縣城的家中,時間長達一周之久。
其三,打人者對女孩實施了精神威脅和恐嚇,數(shù)次揚言“如果逃跑報警,就去毆打父母”,這讓小女孩陷入極度恐慌。當她跑回家后,害怕父母被報復,謊稱“只是不小心摔倒”,所有的苦楚留給了幼小的自己。即使家屬在網(wǎng)上看到施暴者拍攝的視頻,在數(shù)次詢問之下,她才承認被霸凌,并講述了過去幾天的遭遇。
上述三個特征疊加在一起,令人心疼,更令人氣憤。對肉體暴虐,對精神鉗制,打人的女孩們不僅出手狠毒,對女孩精神層面的擺布也狠毒辣。
事實上,媒體采訪稱,被打女孩成績中等,平時開朗活潑,但家庭情況較為拮據(jù)。父親身體殘疾,以拉三輪車為生;母親是聾啞人,在校門口推車擺攤兒……
由此可見,女孩兒之所以忌憚“逃跑就打父母”的恐嚇,正是因為父母處于生活最底層,并不強勢。在孩子的思維中,以自己的苦抵住父母不受傷害,是對父母弱勢的最后的倔強。打人者看準了她的軟肋,她自己認下了她的軟肋。多么懂事的娃兒啊!
多情總被無情傷。這樣的家庭,這樣努力地活著,偏偏讓這些孩子們又踩上了一腳。如此欺辱,不給一個公平的解決,何以樹立公平?
但公安部門表示,“正在嘗試協(xié)調(diào)雙方家屬處理后續(xù)事宜”,如此看來,又是家庭與家庭間的私了。法,大概又因未成年人這一條紅線,退避三舍。
我在前幾天的文章里寫過,如果是我可能真要血債血償。這話看上去很過激,但當明顯的是非無處判定,如果想要個說法,路徑在哪?如果最終沒有說法,又憑什么讓弱者擔下所有?擔心施暴的未成年人毀掉一生,可伴隨受害的未成年人這一生的傷痕誰擔負?
那就只能讓110拉走我,讓120拉走其他。但這,顯然不是法律的本義,我們要改變它。
我是晚參君,霸凌一起接一起,愈演愈烈,那我只能用說狠話的方式繼續(xù)呼吁。
我仍然強烈建議,未成年人犯罪應盡快做出完善和修正,不要拿一條年齡線混淆輕重和是非,如果認定是有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犯罪,應據(jù)實裁定,該捕則捕,應判盡判。
讓錯的疼,才不會讓無辜的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