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機槍的區別如下:
重機槍裝有穩固的槍架,戰斗射速為200~300發/分,有效射程平射為800~1000米,高射為500米。射擊精度較好,能長時間連續射擊。
輕機槍裝有兩腳架,戰斗射速一般為80~150發/分,有效射程500~800米。重量較輕,攜行方便。
機槍,是以殺傷有生目標為主的,不過也可以射擊地面及水面的薄壁裝甲目標,壓制敵方火力點。除了輕機槍和重機槍之外還分通用機槍和大口徑機槍。
最早的機槍都是比較笨重的,僅僅適用于防御戰和陣地作戰,在運動作戰的時候使用很不方便。各個國家的軍隊都迫切的需要一種能夠緊隨步兵實施行進間火力支援的輕便型機槍。
加特林機槍是世界上第一支成功的多管式機關槍,雖然后來被其他新型機槍所取代,但它的原理和結構一直被作戰飛機和軍艦上的多管速射炮所應用。
發明于一八六二年的加特林機槍是著名的美國機械師理查德·杰丹·加特林把6~10根槍管并列安裝在旋轉的圓筒上,手柄每轉動一圈,槍管依次完成裝彈、射擊、退殼的動作。每分鐘可發射子彈四百發左右。
還有一挺具有代表性的重機槍,就是一八八四年,由美國工程師海勒姆·斯蒂文斯·馬克沁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支能夠自動連續射擊的機槍,射速達每分鐘六百發以上。這就是馬克沁重機槍。
在馬克沁發明重機槍后不久,丹麥炮兵上尉烏·歐·赫·麥德森研制了輕機槍。他設計了一挺可以使用普通步槍子彈的機槍,定名為麥德森輕機槍。這種機槍有兩腳架,可以抵肩射擊,重量不到十公斤。機槍的性能十分可靠,可以適應不同用戶的要求。
一九O一年,意大利的吉庇比·佩利諾也曾研制出一種性能非常出色的輕機槍,在當時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意大利當局因故在一九一六年才生產裝備部隊。
一九三四年德國研制了一種新型的輕重兩用機槍即MG-34式機槍(又稱通用機槍),這種機槍可以成為輕機槍,緊隨步兵實施行進間火力支援,非常的輕便靈活。還可以成為重機槍,發揮射程遠、連續射擊時間長的威力。
MG-34式機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顯示了極大的優越性。現在,輕重兩用機槍已經基本取代了重機槍的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