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場電影,給倆娃買了百十塊錢的玩具,哪都沒敢去。我也想消費,沒錢啊。不知道別人報復消費了沒有,反正我會更捂緊錢包。
這幾年孩子上學錢都不夠,哪里也不去。除了家里吃喝的,什么也不買。我不知道別人,反正我自己是收縮花銷,還四個老人兩個孩子要養。以前還去干鐘點工賺點零花錢,疫情鐘點工都沒得干了。現在放開了,出去找活去,找了半月,卻沒有找到。
還是過去那群有錢的去消費,普通人在風險中學會了節制。中國人口基數大,隨便一點比例就是歐洲一個國家了,能不體現出消費熱潮嗎?關鍵是沒錢消費的人,啥時候有錢能消費?人一多就報復性消費,動不動就報復性消費,怎么個報復?
三年的疫情,讓人們徹底放開了,也想開了。春節就要放松,游玩,吃小吃,逛街不少花錢。大家都有過節情節在里面,就是過年貴點就貴點吧!大部分人是平日省吃儉用,過年期間大方一回。
也許是人們想開了,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誰也不知道明天世界怎么樣了,人說沒就沒了。只要經濟條件允許,該花錢就花錢。憋了三年了,出去只看看總是行的。人的自我釋放式消費,三年憋得太狠了,物極必反。
過年了,誰還不買點年貨?緊張了一整年,看個電影也正常,當然也得電影好看才行。過了年呢?還有這個消費水平和意愿嗎?這樣的消費曇花一現,沒有持續性。因為現在錢不好掙,房貸壓力大,養小孩讀書花費也大。
網友張華說:我沒錢,所以沒資格參加報復性、井噴式消費。只在大年初一包了頓大白菜餃子,那味道也很香。我的理解,更多的是對三年疫情的一個宣泄。畢竟關了這么久,經歷了或者看了那么多生死,對人生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也需要出去散散心。后面再苦再難,對很多人來說也不差這幾萬塊了。
從來不喜歡“報復性消費”這個說法。老百姓有句話叫做“吃喝量家當”,量力而行,從長計議,才是普通老百姓的選擇。我覺得只是情緒上的一種宣泄,再過段時間看應該就恢復平穩。不要有多大期待,我持悲觀態度。我還是三年前那個哥,不買,不買,就是不買!存錢,存錢,就是存錢!
經過了生死之歷,深切體會到了,活著最重要,錢財只是身外之物。很多人攢了三年的錢沒地方花,放開了要把前三年沒花的花掉,不然人走了,錢還在。最后,勸誡大家要低調,“報復性消費”超過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到頭來只能是“報復”了自己。
聲明:原創文章,請尊重原作者,勿抄襲到其它平臺。關注作者,天天收到直擊心靈的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