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創業時,收入很慘淡,那會兒根本不奢望有巨大的商業成就,只是很單純地想做好內容,實現自己的內容理想。
偶爾幻想下,如果一年收入能達100萬,就會開心死了吧。
沒想到在頭半年幾乎顆粒無收的情況下,第一年下半年實現了300萬年營收,第二年800萬,第三年就突破了千萬大關。
5年內,先后拓展了跨境電商、創意營銷、MCN、知識付費業務。
回過頭來看,正是當初很純粹的熱情,打造出了真正能打動人的內容,也促成了后來商業上的成功。初心,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連續2年榮獲Bilibili年度時尚UP主
▲從圖文到視頻 ,在全域斬獲了上百條熱門熱搜內容
?????????????????????????
Hi, 富一代 & 時髦精們
今年是我創業的第六年,我給自己定下一個新目標:以VLOG方式連載《我在中國搞事業》,希望日后將它打造為《中國版「穿Prada的女魔頭」》,記錄時尚業、娛樂業、創業圈的人物和故事,為大家傳遞能量與啟發。
VLOG將在我的視頻號 / 小紅書 / Bilibili賬號「摩爾家陳泰山」上更新
VLOG節選:
《在全球頂尖時尚媒體集團工作是什么體驗》
感謝大家的關注
?????
今天這篇文章先介紹下我最初的創業經歷。 ?????
▲ PRADA 2020春夏男裝系列大秀
我的事業得從剛畢業時說起,一個普通家庭小孩創業的先決條件。
大四那年,我以管理培訓生的身份進入了赫斯特集團,負責elle.com、《ELLEMEN 睿士》、《ELLEDECO 家居廊》 、《名車志》四個品牌的新媒體策劃。
工作量超級大,但我能夠快速的在時尚、家居、汽車領域都有所積累,這對我日后的創業都非常有幫助。
▲ 我的第一張名片
在赫斯特有個規定,管培生必須向總監級別以上的管理層匯報,而我當時特別幸運,直接向廣告部總經理匯報,這相當于完成了職場幾級跳。
年輕時,跟對好老板真的至關重要。
當時媒體行業的大熱趨勢是APP,即手機雜志 iPad、雜志。我老板覺得這么新的玩意兒,市場上也找不到有經驗的人才,不如讓眼前這個大學畢業生去折騰好了。
當時面對這份工作的我,是一臉懵逼的,我甚至都沒玩過iPad 。
但是我一想到每天都能像《穿Prada的女魔頭》那樣,走進時尚的宇宙中心上班,每天被山一般堆起來的時尚雜志包圍,就覺得好興奮啊!
▲ 專訪楊千嬅
▲ 專訪劉嘉玲
其實當時公司給管培生的薪資才稅前5000元,工作量又大得驚人,但至今我都會建議剛畢業的大學生:
如果有一份機會多和一份現金多的工作擺在你的面前,考慮機會多的工作吧!能拓寬眼界、積累資源、快速學習專業技能的平臺可以彌補家庭背景的短板。
▲ LANVIN上海大秀 / 香奈兒游樂場
在工作的第二年,我的收入就因為一次跳槽,直接從月薪5000漲到了稅前1萬。當時我的老板問我,愿不愿意跟著他離開赫斯特集團?
我說,只要能讓我當創意總監,我就愿意。
我任職的第二家公司,最知名的項目就是BBC王牌汽車綜藝《TopGear》的中文版拍攝。
▲ 我 們創立的汽車雜志《Top Driver》封 面
那是《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剛火爆的一年,中國剛進入綜藝大年。
我覺得留在時尚大刊固然光鮮,但大概率第二年、第三年都將是重復勞動,而且沒了老板當靠山,我很難為自己爭取機會和其他部門的支持。
大公司的辦公室政治是很復雜的,推動創新的成本也很高。回過頭來看,我慶幸自己選擇跳出舒適圈。
▲ 第一次巴黎時裝周之行
在第二家公司,我連續嘗試了三個截然不同的職位。創意總監、產品總監、新媒體編輯總監。
我想對大家說,沒有人是一下子就知道自己喜歡做什么、適合做什么的。當你剛進入社會時,你根本不知道世界上原來存在那么多新奇的職位。
所以,只要先找準一個你有興趣的行業領域,盡你自己最大的能量去爭取到工作機會,然后在實踐中慢慢發掘自己真正適合的位置。
你肯定需要一個嘗試的過程,你必須給自己時間。
▲Alexand er McQueen 巴黎之行
逐漸地,你會意識到「選擇」、「瓶頸」、「迷茫」、「焦慮」是職業生涯的常態,我們都要學會與之相處。
▲ 成為上海《星尚》頻道的節目嘉賓
如果說第一份工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那么第二份工作讓我學會了如何從0到1創建一個新品牌、新產品,有機會向BBC的總制片人、導演們學習億級體量的綜藝節目制作。
當上海東方衛視的高層說,“能把這個節目做出來的團隊,據我所知國內不超過3個”時,我就知道,垂直領域的綜藝人才是國內的稀缺品。
事實也是公司幾乎無法在國內找到懂汽車綜藝的編劇、導演、攝像等人才。
也是第二份工作讓我也經歷了一家迅速規模化的企業,從0到倒在上市前,目睹了行業風云人物的隕落。這對我來說,是觸目驚心也是銘記在心的人生閱歷,讓我從一開始就對「創業」抱有敬畏之心。
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的演講中,我曾對同學們說:“早點去社會上實踐吧,因為社會才是最好的大學。”
▲在復旦大學演講
通過前幾份工作,我積累了這些創業必備的要素:行業資源、團隊人才、從0到1做產品的經驗、初始資金。
同時我算了下自己的存款,大概可以撐半年。如果半年后沒有起色,我就再回去找工作好了。于是和許多硅谷窮小孩的創業故事一樣,剛開始我把家里客廳騰出來作為小團隊的辦公室。
其實這也沒啥,創業團隊最首要的,就是活下去。
▲ 摩爾作為獨家媒體與迪士尼、覺醒東方男團,合作拍攝真人秀
發展至今,怎么更好的活下去還是我最重要的課題。
我沒有選擇融資,因為第二份工作使我更深刻理解了資本這把雙刃劍,但我還是很感謝當初那些提供建議的VC朋友們(風險投資經理)。
他們對趨勢更敏感,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說實話,在大企業里待久了我的思維方式已經螺絲釘化,完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早已天翻地覆。
在VC和創業者朋友們的建議下,16年,我選擇了輕資產模式的公眾號作為起始點,而不是我一貫擅長的高投入模式的app產品。
創業,一定要趁勢而為。
而公主號就是當年的大熱趨勢。
讓我萬萬沒想到的是,第一篇文章就獲得了80萬閱讀量。
▲第一篇文章
當時我們只有9個用戶,我清楚記得,發布第一晚,因為朋友們幫忙傳播達到了2000閱讀,沒想到睡前已經快速攀升至4萬閱讀。
第二天開始,后臺數據就像沒有漲停板的股票。我刷個牙,一看,8萬閱讀量!洗個臉一看,9萬閱讀量!然后就沖到了10萬+,80萬+,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互聯網的裂變傳播能力。
一夜之間,我就收獲了幾萬訂閱用戶,在時尚美妝業一夜成名。
▲是的 至 今我們公司的工作群還叫「一夜成名」
現在想來,自己當時的運氣真的很好。然而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創業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摩爾知識論壇-大咖說》第一期直播即將上線!
了解更多自 媒體創業內容
但第一篇文章就達到80萬閱讀量,就能馬上賺錢了嗎?你想得太美好了。
在頭半年里,我們幾乎不怎么賺錢。我至今記得有一個報價幾千的廣告投放,和品牌公關磨了半個月,最后落選時自己很失望沮喪的心情。
想著這個月又沒收入了,團隊的薪資不知道要從哪里來。但幸好,創業第6個月,我突然看到了希望。
不知道是因為2016年是「內容原創元年」的關系,還是長達半年持續輸出爆款內容終于讓市場認可了我們的定位和影響力,突然之間廣告合作量陡升。
▲ 2019年開啟的視頻系列《在時尚圈摸爬滾打》
所以,現實就是在頭半年幾乎無收入的情況下,純靠后半年實現了300萬的營收。第二年800萬,第三年就破千萬了。當然,營收不等于利潤,隨著規模擴大,投入在持續增加,風險也在增加。
不過幸好我還是熬過了顆粒無收的最初、最艱難的時期,如果我總是放不下那月薪1、2萬的 工作,我就不可能辭職創業。不辭職的話,就沒法全力以赴。
▲Louis Vuitton 2022春夏系列女裝大秀
創業想要有成果就得all in,有舍才有得。
但“舍”的過程是有疼痛的,很多人都受不了。
另外,多數人在轉折點來臨之前就會放棄,那很可惜。
哦對了,為什么我執著于創業呢?
首先,我剛工作時家庭就發生變故,爸爸病逝后,我就知道得靠自己了。曾經我認為熱愛是第一生產力。后來我發現:
絕境才是第一生產力。
其次,創業就是我從學生時代開始的夢想。大四時,我曾霸面adidas的管理培訓生崗位,當時大言不慚地對HR表示:”將來我一定會創業,但我會先用創業的熱情與態度對待工作。因為工作對我來說就是創業的一部分,是創業的先決條件。”
▲ 作為嘉賓出席《嘉人》創見女性論壇
普通家庭小孩想要逆襲,不就得從工作中踏踏實實積累么?
我的自媒體事業初期就合作了LV、SK2、珠寶腕表品牌蕭邦等。 這些都來自于我工作時期積累的資源。
當然,僅僅有人脈是不夠 的,國際品牌對廣告投放的層層審核和把控非常嚴格,你必須擁有過硬的內容、產品 和數據。
創業的人,腦子里別想著要走捷徑。
如果你的內容足夠優秀,你的產品足夠王道,你手里擁有的IP是別人不能輕易代替的,那么資源會自動找上門來。
至于網聯網這門生意,本質是流量生意。
只要創作有影響力的內容,持續吸引流量,許多資源就會自動靠攏。我就是這樣逐步開展了跨境電 商等曾經想都沒想過的陌生業務。
▲選自摩爾刊例介紹
創業的過程中有許多反對聲。
沒有人的創業是一帆風順的,從你決定創業的那一刻起,就是一個坑接著一個坑,習慣就好了
說一個小插曲吧。
在第一篇爆款誕生之后的1個半月中,無數自詡行業專家的人來對我們指手畫腳,有人說我們的文章太長了,誰會在手機上閱讀深度長文呢? 有人說我們寫不出第二篇爆款了,第一篇只是運氣好。
在爭議聲中,我拉著團隊坐下來商量,我們要不要迎合市場?
最后我決定忠于自己的初心:堅持做有深度的內容。
我想明白了一件事: 我們的內容不是讓人在等地鐵、上廁所的碎片時間里閱讀的,我想要吸引的用戶,是具有深度閱讀需求的人。
后來的事實證明了,當時我堅持的方向是正確的,從第二篇爆款開始,都是深度長文。
▲向中國初代時尚 / 媒體業前輩羽西女士請教創業經
最初,我的快樂和成就感來自于可以自由自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兒,并獲得認同。
后來,我發現最有趣的是可以結識世界各地的創業者,和有趣的靈魂們交流,體驗各種開眼界的生活。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曾邀請我演講分享《如何從0到1 靠自媒體年入千萬》,我是這樣總結的:對于自媒體來說,稀缺的內容是王道。
對于創業者來說,不可代替的產品是王道。傳媒行業永恒不變的真理——內容為王。另外,我也對爆款內容創作進行了部分總結。
▲第一 次米蘭時裝周之行
其一,熱點。
熱點自帶關注度和流量。
其二,有鮮明的觀點。
哪怕有人反對你,你也要表達出自己的看法,你只需要吸引價值觀和品味一致的用戶即可。這個時代做自媒體,一定要有個性,中庸不會讓你脫穎而出。就像你看綜藝節目或電視劇,也喜歡那些有個性的角色,是不是?
其三,有情感共鳴點。這是最難的。
能抓住情感共鳴點的內容創作者,一定是懂人性、懂傳播心理的。抓住人性痛點,才能激發共鳴,大家才會成為你的自來水,幫你轉發傳播,互聯網的傳播效應一旦點燃,是會成幾何倍增長的,這種爆發力是作者本人完全控制不了的,所以也是雙刃劍。
除此之外,定位也格外關鍵。管理學有本書,叫做《定位:奪取用戶心智的戰爭》。
我在創建公主號“摩爾小姐”時,覺得互聯網上什么賬號都不缺,時尚、美容美妝、旅行、汽車……競爭都很激烈,唯獨缺少以「女性力量」為標志的內容頻道。
所以你們看到我的頻道Slogan是:做一個牛逼閃閃的女青年!
事實證明,這個定位是獲得市場認可的。
?
▲和歐萊雅集團CEO及代言人丁禹兮一起直播
我不建議大家扎堆做市場上已經有標桿的產品,不要想著去硬碰硬競爭,你要去尋找市場上的空缺 ,可以很細分,很小眾。
我有個朋友是「天真藍」的創始人,就是那個最美證件照。他發現拍證件照是大眾的需求,但又沒有體驗優質的專門拍證件照的連鎖企業,就這樣一個細分領域,都被他深耕成了全國連鎖店。
所以,機會滿地都是,關鍵在于你是否有發現的眼光,以及實現想法的毅力。
其實,我在工作和創業過程中不知道遇到過多少困難,每天都跟打仗一樣,也經歷過幾次至暗時刻,最后把赫斯特老板在復旦分享的一句話送給想要從事自媒體、想要創業的朋友們:
如果你們想要進入一個領域,先要懷有敬畏之心。真的沒啥隨隨便便的成功。
今天先聊到這里,改日繼續。
《摩爾知識論壇-大咖說》
第一期直播即將上線!
本期直播主題:
2023 如何打造賺錢的自媒體賬號?
4月21日(周五)
晚21:00期待與大家見面!
▲打開視頻號 /小紅書 可預約直播
更多牛逼閃閃女青年的故事丨名利場丨時尚圈深度解讀,關注:
《全域自媒體課程》已上線!詳情介紹請戳或加V咨詢:MXZL0001
想要深入了解課程內容,收獲干貨知識!詳情請咨詢
粉絲福利內買折扣群
歡迎小伙伴們找我聊天
加微信:missmoreoffica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