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一天,在廣州有一場著名的普通籃球賽。
那天,許老板從后場運球,沿著二十八米的地板,慢悠悠散步向前,那只籃球很像一條小狗,雖上躥下跳,卻總顯不太靈光。
許老板所到之處,橫在前面的防守隊員,無不快速散開,面前閃現一條康莊大道。他閑庭信步間上了一個籃,拿下兩分,場邊爆發出一陣山呼海嘯的掌聲。
那天的許老板,渾身發著光,像是有了魔法的摩西,輕輕一揮手杖,就能劈開紅海,帶著隊伍一路高歌猛進。
后來,在一次地產峰會結束后的宴會上,許老板手下的一名中層,被媒體人們拿這事兒調侃,說他們打假球打得太不專業了,明面上是打假球,實質上是用行為藝術反打假球。
這位中層說,大家誤會了,我們搞的本來就不是比賽,搞的是商務禮儀,球只是個道具,怎么談得上假球呢?
2012年,麥迪加盟青島雙星隊。
青島雙星對陣九臺農商銀行。距離比賽還剩幾秒鐘時間,青島雙星101:96領先九臺農商銀行,從理論上講,九臺農商已無翻盤的可能性了,按照常規,雙方球員此時已經相互握手,等待秒表走完,洗澡,參加發布會,回家躺平。
可是,雙星主教練突然叫了一個暫停,這神奇的操作,連著名解說員也被整不會了。教練要求麥迪投一個三分,麥迪一邊搖著頭,一邊說,不、不,這樣做不好。
暫停結束,麥迪走向球場,干脆不去接球,而是發球。雙星的另一個外援接到球,立即投進一個三分,場邊的雙星主教練握緊拳頭猛地揮了一下,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又好像中了五百萬。
這最后幾秒實在太詭異,很多球迷無法看懂,后來,麥迪說,再也不會來中國打球了。
賽后有球迷突然發現,這場比賽的博彩盤口是青島隊讓對手7.5分,贏8分才算贏。
這是巧合嗎?
主教練要求麥迪最后投的那個三分,是否與盤口有關,至今仍舊是個謎,但是,除了這種解釋,再沒有其它理由能解釋清當時青島隊投那個三分的動機。
今年4月17日,上海久事對陣蘇州肯帝亞,隊員發球能直接發到對方手里,雙方隊員在場上的表演,比許老板那場商務禮儀演出還拙劣,搞得滿網喊叫”假球“。
該著這兩支隊伍倒霉,它們正好碰到中國足球丑聞集中揭露時期,這引發了大眾對中國職業體育重新審視,新的輿論環境已經形成。
輿論環境已經烘托到這兒了,中國籃協不得不查,如果這都不查,那只能說中國籃球比中國足球的黑幕更大,想必姚主席深知此理。
但是,要真動手調查,單憑中國籃協的力量不一定能搞定此事,就像中國足協一樣,俱樂部之間相互配合打假球,本身就說明在足協內部形成了利益集團,那么,讓足協自己干足協,基本上不可能,除非瘋了。
姚主席很聰明,他向中國體育總局闡述事情的嚴重性,要求體育總局出手,借助體育總局各司的力量,來查辦,那就相對容易多了。
據說,調查組對兩支球隊相關人員進行了單獨談話調查,對當天比賽做了充分分析,并請賽事專家對比賽中的詭異情節做了判定。
最終經過各種考量,在文字拿捏上下了苦功夫,給這場比賽定性為“消極比賽”,依次對兩支球隊做出了相應處罰。
消極是肯定消極的,是個人都能看得出來。
但是,我有一事不明,比如許老板的商務禮儀表演,演員們是為了讓領導開心,免得被穿小鞋,畢竟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
青島雙星那場比賽,也能找出動機。
上海久事隊與蘇州肯帝亞消極比賽的動機是什么?這畢竟是季后賽嘛。
動機很重要,比如,如果是為了錢,那就不是消極比賽,而是打假球;如果是為了情緒宣泄,是什么導致了需要情緒宣泄?因為比賽不公正?這都得需要對大眾有個明確的解釋。
如果找不到合理的動機,或者隱瞞動機,讓一切不清不楚,只是簡單把這場比賽定義為消極比賽,盡管懲罰力度非常大,仍然無法令人信服,無法洗去這場比賽打假球的嫌疑,仍然讓人對CBA無法信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