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存單是假的!”2022年,河南張先生100萬元存款到期,不料,他去銀行取錢時,銀行卻不認賬,他無奈把銀行告上法庭……
事情發(fā)生在河南濮陽,當時為了攬儲,這家銀行的職員董某為了完成任務,便找到張先生說:“現(xiàn)在只需要在銀行存92萬元,我們銀行會額外補貼你8萬元,給你出具一張一百萬元的存單,一年到期,銀行還會支付你25200元利息?!?br/>張先生聽完一合計,這可太劃算了。沒多猶豫,他就直接通過董某辦理了存款業(yè)務,同時也拿到了一份100萬的存單。
時間過得很快,轉(zhuǎn)眼一年期存單到期,張先生興高采烈去銀行取錢。
不承想,事情來了個360度大轉(zhuǎn)彎。
當他把存單遞給銀行柜臺后,被工作人員告知:“你的存單是假的?!?br/>聽到這個消息,他腦袋嗡一聲,瞬間覺得天旋地轉(zhuǎn)。等到稍微緩過來神后,他急忙聯(lián)系董某。
但董某的手機卻根本打不通,這讓張先生心急如焚。之后,經(jīng)過張先生多方打聽,終于有了董某的消息。
不過,得來的消息更讓他后背發(fā)涼。原來董某因非法私自挪用客戶款項,已經(jīng)被看守所關(guān)押了。
看來想找董某當面對質(zhì)難了。
不過,張先生把當時辦理手續(xù),和拿到存單的環(huán)節(jié)都仔細回想了一遍,覺得自己太冤了:“可是我明明把錢存到銀行了呀!”
所以,他多次與銀行爭論,但都無濟于事。
最后沒轍了,他便一紙訴狀,將銀行送上法庭,要求銀行按董某當時說的:“支付給他本金和利息共計102.52萬元?!?br/>因為張先生認為,銀行沒有任何證據(jù),證明他手里的存單是偽造的;而他確實在銀行存了92萬,所以他和銀行之間就構(gòu)成了儲蓄存款合同關(guān)系。
此外,董某是銀行負責人,他拿到客戶存款沒有存入銀行,還私自挪用了,這跟客戶是沒有關(guān)系的,這分明就是銀行管理不善。
然而,銀行反駁道:“張董二人之間屬于是借貸關(guān)系,與銀行無關(guān);再說了,銀行明令禁止,不能以任何理由給客戶貼息,張先生為了高額利息相信董某,完全是他自身問題造成的;此外,從始至終銀行都沒收到一分錢存款,不能叫達成儲蓄合同關(guān)系。”
雙方各執(zhí)一詞,說得似乎都有些在理,難不成這么大筆錢真要不回來了嗎?當然不是。
張先生把錢交給董某,立刻拿到100萬元存單,那么此時,張先生與銀行,合同關(guān)系成立。即使,在銀行工作的董某違法,也不影響銀行把錢給張先生。
雖然董某承諾另外給貼息8萬,很明顯,這屬于違法行為。銀行壓根沒出臺過這種政策,純屬董某瞎忽悠。
但是,部分合同無效,并不影響整體合同。通俗講,8萬是沒有的,但92萬元可以要回來。
所以,張先生與銀行達成了合同關(guān)系,而銀行不是所說的,張先生與董某是借貸關(guān)系。
因此,法院最終判決:要求銀行支付張先生92萬元,及其利息。
銀行不服提起上訴,但都被法院駁回了。
值得慶幸的是,張先生的92萬元沒有損失。但他為此付出的心力和時間,不是用金錢可以計算的。
諸如此類,承諾給大額貼息,利息高于銀行正常利率,竟然還有人相信。從另一角度分析,有時候所謂的“認識人”更坑人!別輕信!
最后,還是那句老話,切勿相信“天上會掉餡餅”的鬼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