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中,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終于來了!
作為全球影視人的聚會、影迷劇迷們的節日,上影節時隔兩年的重磅回歸,瞬間點燃了大眾熱情,網絡售票開啟僅一小時就售罄425場,超過25萬人同時參與搶票,出票量達到30.9萬張。
(圖片及數據來自上影節官方)
開票當天,除了各式各樣的“搶票攻略”、“推薦指南”,微博、朋友圈、豆瓣等社交平臺也上演了上影節常規環節——求票。“我有xx,求換xx”、“求xx票,可換xx”......當然,也少不了錦鯉們的凡爾賽語錄↓
也許是因為承載了粉絲們兩年的期待,今年的上影節搶票尤其的艱難,被戲稱“最難搶票的一屆”,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大失敗”,遺憾之情溢于言表,不過相信對于上影節資深“顧客”來說,想必手里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意中票”的。
延期一年回歸后,今年的上影節還新增了“科幻電影周”。
在往屆,上影節也曾推出“飛向月球”特別策劃、“人類啟示錄”單元等科幻相關環節,不過集主題展映和主題論壇的科幻電影周還是第一次亮相。
主題展映環節,官方策劃了“火星紀事”、“全球新作”、“經典回顧”三個專題,共計11部展映影片,讓科幻影迷們一次看爽。
“火星紀事”專題里,共計展映《火星之旅》《火星女王艾莉塔》《無姓之人》《樹房子》等4部以火星為主題的科幻影片/紀錄片;
“全球新作”專題,則將展映《二重身》《楊之后》《六號關口》等3部近年影片;
在“經典回顧”專題里,也收納了4部科幻電影,除了《阿爾法城》,另外3部《珊瑚島上的死光》《錯位》《霹靂貝貝》都是國產科幻影片,在科幻迷心中有著非凡的地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這3部影片集中在八十年代,這其實是因為我國的科幻電影發展中,80年代可以說是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國產科幻片概念模糊,還大多以科教為主。而80年之后,國產科幻片迎來了“質變”,在硬科幻、軟科幻領域都有佳片出現。
本次“經典回顧”專題里的幾部影片,正是頗受歡迎的幾部作品,《珊瑚島上的死光》更是被稱作“中國影史第一部硬核科幻片”,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預覽劇情,看看是不是你的菜吧~
《珊瑚島上的死光》
電影改編自童恩正的同名小說,該片以高效原子電池為切口,講述了中國科學家陳天虹在珊瑚島上,在馬太博士幫助下,利用激光武器打敗國際黑勢力,捍衛人類和平的故事。
知名科幻小說家劉慈欣也曾點贊這部影片,在他看來,最早對他產生過影響的科幻著作中,《珊瑚島上的死光》非常獨特。
《錯位》
作為電影《黑炮事件》的姊妹篇,黃建新“先鋒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錯位》堪稱是國產科幻電影中的“封神之作”。
影片主要圍繞打工人趙書信的“擺爛”展開,被提拔成局長后,趙書信制造出和自己一模一樣的機器人應付工作,結果引發了一系列意外。該片表現手法借鑒了西方科幻元素與藝術品的特點,其展現的思維、內容至今仍令人驚嘆。
《霹靂貝貝》
和前面兩部影片不同,《霹靂貝貝》是一部拍給孩子們的科幻電影,這也是中國第一部兒童科幻片,影片主角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小男孩貝貝,他生來雙手帶電,能夠隨意操控電器,這份能力為他帶來了歡樂,但更多的是苦惱。
該片用通俗易懂、幽默詼諧的表現形式,講述了貝貝為了擺脫孤獨,尋求友愛和理解的故事,直到現在《霹靂貝貝》依然獲得著很多觀眾的歡迎。
看完以上介紹,是不是對國產科幻片有了更多了解?雖然沒有先進的技術和精美的特效,但80年代電影工作者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卻是值得后輩學習的。
從1980年的《珊瑚島上的死光》到現在的《流浪地球》,我們走了將近40年,這個速度實在稱不上快,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優秀的導演、編劇涌入行業,為中國科幻電影愛好者打出一片輝煌天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