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四十年中,中國汽車產業經歷了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巨大變革,最近,中汽協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1-4月,中國汽車出口量達到137萬輛,超過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這是國產汽車出海的高光時刻,其中4月份在整車出口的前十位企業中,上汽出口量達8.2萬輛,同比增長1.6倍,占總出口量的21.7%。與上年同期相比,比亞迪出口增速最為顯著,出口達1.5萬輛,同比增長15.5倍。1-4月,整車出口前十企業中,從增速上來看,比亞迪出口5.8萬輛,同比增長13.4倍。比亞迪高速增長的背后是持續的科技創新投入和比亞迪人堅持不懈共同努力的結果。
事實上,比亞迪在海外已經成為了明星品牌。2021年5月,比亞迪正式宣布“乘用車出海”計劃,將挪威作為開拓海外乘用車業務的首個試點市場。不過,相比此前商用車的按年計布局,比亞迪的乘用車出海是一個月有一個月的新動向并加速搶占海外市場。
截止目前,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已進入日本、德國、澳大利亞、巴西等國,足跡遍布全球51個國家和地區。據比亞迪方面介紹,比亞迪在國內外市場銷售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在動力、性能、質量和安全性等方面保持一致。同時,針對出海車型,出口產品也會根據目標市場的法律法規和需求進行相應調整,比如采取不同的命名策略、車機和語音識別系統適配當地語言等。
不久前,烏茲別克斯坦總統沙夫卡特·米爾濟約耶夫總統在中國-中亞峰會框架內啟動了比亞迪項目。一期工廠年產能5萬輛,預計首批汽車將于今年秋季下線。
在2022年8月宣布進入泰國市場后,比亞迪首個全資投建的海外乘用車工廠也正式落地泰國,預計將于2024年開始運營,年產能約15萬輛。該工廠生產的汽車將投放到泰國本土市場,同時輻射周邊東盟國家及其他地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法國、德國、西班牙、越南、菲律賓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在競相爭取與比亞迪的建廠合作。
比亞迪能夠在國外大火的原因還是依靠其過硬的產品力,據不完全統計,比亞迪在全球累計申請專利約4萬項、授權專利約2.8萬項,研發人數近7萬人。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e平臺3.0、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易四方等行業顛覆性技術,助力比亞迪一直走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前列。
中國新能源走向世界這是必然趨勢,而比亞迪出海是千帆過盡的破釜沉舟之舉,亦是百舸爭流的乘風破浪之舉。未來,我們有理由期待比亞迪能帶我們更多驚喜,讓中國新能源汽車真正走向世界舞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