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很多小帥和小美。
他們有時出現在屏幕里,體驗著他人望塵莫及的別樣人生;
更多時候,他們存在于屏幕外,看著別人的花樣人生,幽幽地擔心自己的未來是否會一地雞毛。
小帥和小美的共同問題,往往在于“知道的不多,但想擁有的不少”。
也許,一夜暴富對尋常人而言,只是宛如肥皂泡一樣一戳就破的妄想,但通過合理的資金分配方式保證財富穩步增值,卻是踮踮腳就能觸碰的距離。
日常生活中,小帥和小美聽過的標準投資品里,期貨風險太大、外匯盯盤太累、股票種類太多,相對輕松的就數基金了。
當然,私募基金起點100萬,門檻著實太高,小帥和小美可望且可及的唯有【公募基金】了。
好吧,如果您正是蕓蕓眾生里的小帥或小美,敏銳感到宏觀經濟正在從低谷慢慢走出、現在正是利用閑置資金“抄底”博取高收益的好機會,那么,在您決定開啟一場“數字游戲”之前,不妨摸著良心問問自己,是否真的理解“基金投資的基本原理”?
“基金投資也有所謂原理嗎?”
答案是肯定的,所謂“萬物有理”!
所謂的【理】,其實就是小帥或小美作為“小白投資人”,在選擇入倉【公募基金】前,務必要弄明白的【前置條件】。
好比你準備坐地鐵去公司,除了線路要對、線路的方向也要明白,如果牽扯到加班還要關注末班車的時點。
既然磨刀不誤砍柴工,丟出去的又是自己的血汗錢,如果你自己都不負責,又怎么敢指望別人對你的錢負責?
我們先來想一想,(小帥或小美)投資基金的(行為)本質是什么?
本質上,就是“股東”把資產交給“職業經理人”打理,以期獲得現金增值回報。
通俗一些的說辭是讓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代我們投資理財”。
我們再來想一想,(吸納了很多人資金的)基金投資的本質是什么?
本質上,就是有牌照的公司授權員工以“團購”方式購買股票,以期博取收益。
為什么這里強調是“團購”呢?
說白了,就是資金量大或者倉位重,大到擁有一定影響力就可以擁有規模優勢。
比如公募基金憑借資金優勢可以【大宗交易】的方式,以遠低于散戶所知的成交價建倉。
假定大宗交易協定價格相當于基金9折購入,那么,即使下個交易日股票價格呈現橫盤,基金的賬面浮盈也可以接近10%。
當然,上述只是簡化后的相關操作概念,實際運作要比幾行字復雜太多。
于是,“基金投資的基本原理”就可以簡化為,小帥或小美需要找到一個“靠譜的職業經理人”,這個“靠譜”的標準,就是這位職業經理人懂得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以成本最低或收益最高的方式“團購”。
如果用這本《主動基金投資指南》中的話說,更簡練——
“買主動基金,就是買基金經理”。
可能有人要問了,既然有“主動基金”,那么,就有“被動基金”咯?
沒錯,所謂“被動基金”,就是我們時常聽到的“指數基金”,這類基金是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為參考,并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
換句話說,這種“指數基金”就像是【預制菜】,投資人和基金公司都無需費腦力想“烹飪手法”,反正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漲跌多少,對應的基金就漲跌多少,主打的就是一個【看得見的陪伴】。
有關被動基 金投資,可以看看 《 指數基金投資指南 》,是作者的另一本代表作。
那么,靠譜的基金經理,有哪些顯而易見的指標呢?
第1個指標可能全行業通用——從業年限。
確切地說,經歷過中國股市牛熊交替的次數越多、對人性的理解越深刻,基金經理操盤的基金表現相對更耀眼。
這里就不得不提當年的“公募一哥”——王亞偉。
這位能取得輝煌業績,很大原因在于其從業時間早,親歷中國A股市場跌宕數年,實為“老將軍”。
所以,在挑選“主動基金”時,務必要關注操盤經理的從業年限,如果太年輕,必然很難形成一套足以穿越牛熊的投資風格或投資思路。
同時,投資人千萬不能被閃亮的過往業績迷惑,因為創造輝煌業績的基金經理可能并不是現任這位。
如果把基金看成一盤菜,那么主廚換了,味道可能從此完全不對。
那么,假定這位基金經理從業時間長、投資風格已經穩定成型,基金一直由其操盤,投資回報率也比較誘人,這個基金是不是就是上上選了?
很遺憾,不是!
《主動基金投資指南》提醒,一旦某款“ 主動基金 ”由于業績過于優秀,隨著資金規模變大,其 資金回報率反而會下降 。
仔細想想,也不難理解,比如某個舉重運動員的日常上限是100斤,硬撐一些可以突破105斤,如果非要上110斤,那就是要對方命了。
也就是說,有些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只限于某個資金規模,盤子大了,標的必然增多,某只(重倉)股票一旦出現灰犀牛事件——如巨額財務造假、涉及刑事案件等引發退市,會大幅降低基金的整體收益。
于是,第2個指標可能有點苛刻——管理過大規模資金,比如20億元以上。
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因為有些“相對小規模”(如10億元)的基金,其回報率要比很多大規模基金高多了。
第3個指標也許更為苛刻,那就是歷史業績優秀且穩定。
“玩股票的圈兒”有句老話“一年三倍容易,三年一倍難”。
有些基金成績優異,可能只是恰好趕上好時候——像2015年那種“群體瘋狂”會讓任何一只基金都變成“會下金蛋的雞”。所以,歷史業績一度優秀不難,難的是呈現不是極端拔尖但穩定優秀的業績。
誠然,依照前述三指標選出的“主動基金”肯定不只一款,接下來要怎么辦?
那么,恭喜你,因為你將實踐投資中的一個重要原則“不要把雞蛋裝在一個籃子里”,雖然“主動基金”通過投資不同的股票分散了風險,但單款“主動基金”依舊牽扯到投資風格、投資板塊等擁有的風險!
所以,小帥和小美可以通過挑選幾款自己滿意的“主動基金”,配合每周或每月“定投”的方式,增加“基金組合”的抗風險能力,以博取未來的最大收益!
說到這兒,可能有人又會問了,“基金投資的基本原理”就這么點兒嗎?
當然不是!
這些都是我從這本《主動基金投資指南》提煉出來的【一部分】!
《主動基金投資指南》還深入分析了如常見的五大投資風格、影響收益的七大因素、挑選基金經理的三大標準、估值的三個指標、判斷買賣時機的十個信號等更為細致的內容,差不多是在手把手地教讀者如何選對的基金了!
如果讀者朋友因為有效配置主動基金而獲得預期回報,也要考慮未來自己和家人的養老問題,那么,如何將投資回報不確定的主動基金獲得的錢,去追求穩定且長久的回報呢?
這就需要同樣是中信出版·墨菲推出的《老有所養》來答疑解惑了。
《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和《指數基金投資指南》教人賺退休年紀之前的錢,《老有所養》教人提前規劃好退休年紀之后的錢,可謂是“無縫對接、相得益彰”,建議搭配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