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管你們贏不贏。
我的藝術渴望多樣性。
因此我不喜歡不贊成比拼高低貴賤。
這題眾多評論比贊多的回答很有趣,我難以贊成,我只舉出我知道的現象來參與討論。
藝術早就不以寫實作為好壞標準
說油畫牛的觀點大多在聊技法寫實,而曾經的西方藝術,
以希臘為源頭的藝術強調寫實以表真實,攝影出現后,寫實沒用啦;
以希伯來為源頭的藝術強調符號以表象征意義,現代媒體出現后,符號沒用啦[1]。
今天的西方純藝藝術家,沒有人再像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那樣畫畫和雕刻。
所以畢加索會獲得尊重,無論他學習的是東方的水墨,還是非洲的原始藝術。最重要的是他創作出了前人沒有創作過的畫面。
攝影出現超過一個半世紀今天,還在比寫實誰牛,意義何在?
單一標準如何害人
早在唐宋,已經有中國畫家創作出不論寫實還是表現都讓人舒適的作品。
宋徽宗的鴿子
宋徽宗以及馬遠[2]的萌系作品讓寫實和寫意兩派都愛?
馬遠的水
只是宋徽宗品味雖好,他設定的“藝考”標準終究是他自己的單一標準。
但那是宋,相當于歐洲中世紀,可以原諒。
到了明代,強調寫意的文人畫家去貶低和宮廷畫家甚至職業畫家。
尤其是書法和繪畫大家(中國古代書法比繪畫地位高)董其昌推崇的“南北宗”理論興起 。
董其昌認為“南宗”高于“北宗”,他最基本的出發點是反對筆墨技法的造型能力。所以他非常反對被稱為“浙派”的山水人物畫家,他認為其筆墨“粗野”、“村氣”、“畫史縱橫氣”。
大佬的評論讓“北宗”、“浙派”、“非文人畫家”在藝術史上越來越邊緣,例如文徵明和唐伯虎都曾贊賞的謝時臣。
規定某種標準才能贏,就會抹殺不符合標準的多樣性……
付費見,保護貧窮藝術家,從自救做起。
這篇贊很多,大概大家覺得還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