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8日上午,由聯合國婦女署和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共同舉辦的“社會性別平等和人工智能治理政策對話”在北京舉辦。此次政策對話匯聚了來自國際組織的高級官員、學術界的專家代表以及行業領軍人物,探討人工智能治理中的性別議題和治理措施,確保性別平等在人工智能時代的推進與實現。
聯合國婦女署中國辦公室代表安思齊(Smriti Aryal) 、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秘書長魯俊群、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助理駐華代表張薇、上海人工智能學會秘書長、同濟大學汪鐳教授、江蘇省人工智能學會秘書長房偉、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于洋 、南京大學教授周培勤、劉伯紅教授、騰訊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曹建峰、中國對外經貿大學教授張欣等,近40位嘉賓出席會議,圍繞“性別平等和人工智能”主題進行分享和對話交流。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副院長肖茜、聯合國婦女署項目經理馬雷軍擔任論壇主持人。
??聯合國婦女署
聯合國婦女署中國辦公室代表安思齊。
會上,聯合國婦女署中國辦公室代表安思齊致開幕詞,并表示:“人工智能與相關技術飛速發展,并被密切地應用到我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AI技術擁有促進積極變化的巨大潛力。與此同時,AI技術也可能加深鴻溝、擴大不平等。如果我們想要建設一個更有韌性的未來,針對AI帶來的機遇與風險的思考至關重要。正如婦女地位委員會第67屆會議(CSW67)所指出,加強數字時代的公平性、透明性、責任感十分關鍵,要優先考慮數字公平以彌合數字鴻溝;樹立性別敏感的數字、科學和技術教育;確保女性全面、平等、有意義的參與和領導;強化數字科學;利用融資促進包容性數字化轉型,以實現性別平等議程。”
??聯合國婦女署
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秘書長魯俊群。
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秘書長魯俊群在開幕辭中表示,“人工智能技術已對人類生產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人工智能治理已成為一項重要的全球議題;性別平等也是影響人工智能技術向善發展的關鍵。我希望通過本次政策對話,促進各界交流與合作,助力構建更加公正、更加包容的人工智能治理體系。”
??聯合國婦女署
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副院長肖茜。
安思齊介紹,目前依然存在巨大的性別數字鴻溝,女性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代表性仍然不足。據國際電信聯盟(ITU)估計,目前未聯網的27億人中,大多數是婦女和女孩。在最不發達國家,2020年只有19%的女性使用互聯網,更不用說更復雜的數字化和人工智能技術了;在全球范圍內,女性僅占人工智能專家的不到25%,根據2020年發布的全球最具影響力人工智能學者名單,在2000名上榜學者中,女性僅179人,占比9%。
周培勤教授分享其研究成果時表示,和女性相比、男性天生總是被認為更適合從事計算機行業;男性主導的“極客文化”在業界被廣泛接受,AI領域的性別歧視主要表現在優先錄用男員工、男女同工不同酬、男員工更容易獲得晉升等方面。
來自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的助理教授于洋對“AI算法中的性別歧視”發表了看法,來自南京大學的周培勤教授就“AI相關就業中的性別差異”進行討論,這也是由聯合國婦女署資助、江蘇省人工智能學會承接的重要研究項目,是中國開展的關注女性和人工智能的領先項目;會上,性別專家劉伯紅教授解析了德國《第三次性別平等報告鑒定書》,并探討性別平等和數字化問題。
??聯合國婦女署
現場嘉賓參與討論。
同時,來自高等學府、國際組織以及企業智庫的專家,也從多角度就如何縮小AI領域的性別差距、將性別視角納入到人工智能算法研究、推動可行的治理措施,使人工智能應用能夠平等地惠及不同群體的人們等問題展開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