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跟幾位新會柑農朋友聊天,在聊到未來新會陳皮和新會柑的行情走勢時,都紛紛表示“看好”,并繼續在今年新開一些柑園準備“大干一番”。老李隨即問這些柑農朋友,為什么會如此看好陳皮后市呢?主要分為下面的幾個觀點。
1、2020年到2023年初新會陳皮的行情都在一路走高,未來的柑價也持續走好; 2、新會陳皮是知名地方特產品牌,具備道地特性,所以未來隨著知名度提升,其市場一定是持續發展的; 3、受到耕地政策的影響,未來符合新會柑道地特性的農田數量不多,因此盡快拿到地種到柑,早布局,早掛果,早收成,早獲利; 4、無論是新會柑皮還是新會陳皮,都可以不會過期,可以多年陳化收藏,今年賣不完明年繼續陳化,總有一天可以賣掉的,所以不怕賠本; 5、現在除了種柑,也不知道種什么可以賺錢了,所以還是繼續種柑吧,不管市場行情了。
2021年云南紅河的千畝“高海拔”新會柑園
一、當“報復性增長”的柑樹種植量,遇到“斷崖式”下跌的陳皮需求
陳師傅于2020年以前在廣西從事了多年的柑橘種植服務相關工作,因為遭遇了從大規模種柑樹(砂糖桔)到大規模砍柑樹的經歷,所以他記憶猶新。“2021年我們來到新會創業時,當地新會柑種植規模正是爆發期,很多農戶在自己的農田上種植新會柑樹,到我們店里采購農資和要求指導種植服務的人絡繹不絕。”陳師傅。
經常跑在一線柑田的陳師傅與柑農們的溝通面甚廣,因此對當前新會以及周邊地區種植柑樹形勢非常清楚,“看著現在的新會柑,想起了幾年前廣西砂糖桔。”
于是陳師傅問老李,除了新會本地的十多萬畝柑田,再加上新會周邊的五邑地區、廣西地區甚至云南地區都在爭先種植新會柑,保守估計不少于大幾十萬畝的新會柑,這些柑樹都在2020年后開始種植,并在2023年后陸續上市,這么龐大的市場供給量,陳皮市場(新會陳皮以及其他陳皮)能否保持勢頭呢?
當然了,新會陳皮的定義上看,不能說由“新會柑”這個品種的果皮制作陳皮都算新會陳皮,而是必須符合“新會品種、新會種植、新會陳化”等三個特征,所以除開新會以外周邊產地的新會柑制作的陳皮,均不能算做正宗的“新會陳皮”。
但問題正是如此,當前很多以非新會種植的新會在充當了“新會陳皮”的招牌在市場上流通,其分辨真假,對眾多消費者朋友來說是極具難度的,因此我們姑且放開單個新會陳皮,看整個“新會柑陳皮”的大市場時,就可以看到市場的周期全貌了。
市場周期
二、在大周期的漲跌中,信息傳導存在延時,容易導致“當局者迷”
老李首先要分析的一個問題,即“為什么很多柑農朋友仍堅信市場可以繼續走高”的問題。
柑農,也就是負責種植新會柑的主體,在整個新會陳皮產業鏈中,柑農就是最開始上游部分,而最終的消費者,我們稱之為終端市場。
2023年從4月開始,新會陳皮市場的整個消費市場都持續下行,回到了2019年以前傳統淡季市場,其具體表現為市場需求量的下跌、終端開始降價、渠道流通速度明顯降速等等市場弱勢轉換的信號。
老李于6月初撰寫的《“三年周期”已過去,回顧這波行情的“始”與“終”》一文已經詳細描述了市場下行的趨勢,此處不再展開。
而這些市場終端的轉換信息,在產業鏈條上的傳導是有“延時”的,比如“消費者減少陳皮的消費量”到柑農實際感知到時,整個產業鏈傳播可能傳達一年或者以上的周期。
原因很簡單,因為市場的流通并不是對稱的,比如從“消費者”開始降低采購,傳導到“零售端”,再到“渠道批發”,然后到“品牌/工廠”,最后才傳會到“柑農”。
不管零售端還是渠道端,或者是品牌端工廠端等等,他們自身也有一些囤貨,其消耗庫存的時間隨著消費降低而時間不斷延長,最后導致了他們對彼此的感知時間拉長,而一般來說,市場的傳達只會在接觸的瞬間才會傳導所謂“信息”,因此,柑農往往是每年年底的新皮采購時才會接觸到流通環節的采購商們,而這個周期就是老李認為“一年時間的延遲”。
所以,當2023年初市場發生明顯轉變時,柑農們仍然沉浸在2022年初甚至2021年底的行情高峰氛圍中,自然會選擇繼續投入種植量,正好相反,正因為兩端的市場信息無法匹配,市場終端零售方早就開始縮減貨源采購,以應對陳皮消費需求的下降,但當柑農真實感受到市場需求時,往往已經為時已晚,于是出現柑價大跌,柑農砍樹等局面。
新會地區新種的柑樹
三、潮漲潮退,及時進退
老李經常把新會陳皮和新會柑的行業參與者,比喻為“退潮時去海灘撿海貨的人”。
2020年開始新會陳皮的“海灘”露了出來,原本就在海灘等機會的人,成為了第一批揀到海貨獲利的人,此后“撿海貨能賺錢”的事情開始傳開,剛好市場上希望吃到海鮮的人也越來越多了,聞聲而來撿海貨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但這個海灘就這么大了,撿海貨的人卻越來越多,吃海鮮的人也越來越多,海鮮不夠了咋辦?于是有人去到其他海灘撿海貨,畢竟全世界又不止這里一個海灘對吧?于是越來越多人加入到“撿海貨”的行列,而范圍也不僅僅限制于第一個被發現的海灘了。
說到這里,也許有人就會問了,退潮必然會有漲潮,撿海貨也不能一直撿下去吧?對的,很多人投資了趕海工具后急著下海灘,卻忘記了漲潮時是需要回撤。
這里老李要說的,上面說的很多柑農朋友們,都是最后一批趕海的人,這些忙著趕海而忽略了潮汐周期的人,眼看著第一批人把最好海貨撿了正紛紛撤退時,趕往了海灘。
現在開始漲潮了,第一批趕海的人跑了,但新來的人還在往漲潮的海里趕。但不管最后一批人撿了多少貨,只要不是全身而退的,都終將把一切歸還給大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