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32位馬&莫利獎學金的獲獎學生來了。
他們是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的年輕人,從南半球的冬季出發,來到中國。
馬&莫利獎學金成立于2017年,為紀念馬云和莫利一家長達數十年的友誼。
這項獎學金聚焦未來,鼓勵年輕人走出去,看世界。
(左一為Cailtin Ping)
Cailtin是紐卡斯爾大學的繼續教育學生,一邊工作一邊讀教育專業。
她的工作是家庭教師,教的是自閉癥、多動癥等特殊學生,她的長處是耐心和激情。
在杭州梅家塢,村民給Cailtin系上藍布圍裙,手把手教她炒茶,她給了對方一個大大的擁抱。
Cailtin說中國的孩子活潑又好客,拿著手機一邊翻譯,一邊跟她熱烈交談。
(Thomas Somogyi)
Thomas也是繼續教育學生,兩個孩子的父親。
三年前疫情,他失去了工作,他和妻子商量后,到紐卡斯爾大學攻讀土木與環境工程的聯合學位。?
現在他每周兩天上課,其余時間還要工作。
在良渚文化村,村民給Thomas掛上一枚蛋兜,告訴他這是端午習俗,能護佑一夏平安。
他喜歡村里有大片綠地,有各種植物,充滿野趣。
他說這對他的專業很有啟發,他想設計一種植被繁茂的城市環境結構,還能為城市提供農業供給。
(Asher Jintoorkar )
Asher是數學和理學的雙料學士,這個團隊里最活躍的年輕人,在探訪阿里巴巴園區時常常陷入思考。
他說阿里巴巴幫助中國農村地區的個人銷售商品,用科技改善普通人的生活,真的很鼓舞人心。
Asher會說零星中文,這次中國行再次激起了他學中文的熱情,他想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化,未來有機會還想到中國來工作。
這32位來自地球另一半的年輕人,登了長城,當了一回好漢。
在良渚博物院,他們在玉前駐足,看著那些個陰刻陽紋,神人獸面,反復跟翻譯確認:這真的是5000年前的?
他們體驗了篆香,小心翼翼地把香灰撫平,壓制出祥云、青蓮和八卦。
他們第一次打了慢悠悠太極,學到一個詞:以柔克剛。
馬·莫利獎學金希望年輕人通過這些經歷擁有更寬廣的國際視野,并成為宣揚勇氣、責任和智慧的大使。
至今已有169位學生獲獎,88人來到中國訪學。
他們都會在西湖邊留下一張合影。
(2018年)
(2019年)
(2023年)
那是1980年,少年馬云和戴維·莫利合影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