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年的真武廟,此時它還在望恩橋上。
在東安里門西側,向東拍攝,拍到了東安里門和東安門,左側是那座小廟
老北京城“橋上有廟,廟里有橋”的奇景,只在東安門內能見著。橋是東安門內的望恩橋,廟是望恩橋上的真武廟,這橋非小橋,廟卻是小廟,不過山門、影壁、大殿、配殿樣樣都有,玄天大帝、觀音菩薩、關老爺一應俱全。更妙的是,這橋還是由兩座皇城門夾著的一座橋,可算高配。
望恩橋原叫皇恩橋,真武廟又叫玄天觀,兩座皇城門則是橋東的東安門和橋西的東安里門。很多人會問,門沒了吧?橋去哪了?廟還在嗎?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宮廷畫家徐揚創作了《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圖》。畫作如照相機和放大鏡一般,詳細展示了“天有祥瑞”的北京城。夾在了東安門和東安里門之間的望恩橋,在此圖中清晰可見。
1912年肯恩拍攝的東安里門近景。
東安門被焚毀后的現場,1912年,亂兵火燒東安門,遠處是東安里門。
1912年,亂兵火燒東安門。
1912年,亂兵火燒東安門,左側就是望恩橋上的真武廟
先說東安門。東安門是皇城東門,明代即有。原本東安門外是御河,河上是望恩橋,因為隔河就是喧鬧的市井,給紫禁城內的皇帝帶來很多煩擾。宣德七年(1432年),皇城東擴,在河東岸加建了一道皇城墻,在望恩橋東新建東安門,為七開間、中啟三門,并修建為黃琉璃瓦、單檐歇山頂型制,同西安門和地安門堪稱“三胞胎”。橋西則是“三座門”型制的東安里門,俗稱“墻門”。東安里門兩側舊有的皇城墻并沒有拆掉,康熙二十一年的皇城圖上還能看到。
1911年前后的望恩橋東北端,拍到了北側障墻和真武廟大殿頂端。
從此,望恩橋夾在了東安門和東安里門之間,根據最新發現的一張1911年前后舊照,可知橋有三拱,在寬大的橋面南北兩側建了類似皇城墻的障墻,形成兩門之間的封閉通道,障墻外側還有橋面,是人行便道,便道外側有矮墻。真武廟就坐落在橋面的北部靠西,障墻之內,山門則沖東,外有照壁,內有幡桿,南墻嵌“萬善同歸”四方琉璃字。
這便形成了老北京一道獨特的景觀:橋上有廟,廟里有橋。整座廟的地面都不用鋪地磚,直接就是巨大條石拼成的橋面,后墻也是現成的障墻。小廟的安全度就甭提了,兩座皇城門緊把著,一般人想燒香都得驗明正身。這廟不光位置特殊,歷史上還曾留下令人唏噓的一筆,明末國破時,崇禎帝后曾在此停靈。
1902年,張伯倫1909年拍攝,遠處東安門
1909年,在東安門西側的望恩橋上拍攝東安里門,看到了東華門。
1912年2月29日夜間東安門被燒毀,后拆東安里門的建材復建了三券門式的新東安門。
無論是這門還是這橋,抑或是這廟,留下的影像都不多,甚至東安門一張正面照都沒留下,因為有皇上的時候不方便拍,1912年清帝遜位,當年就發生兵變,東安門被付之一炬,此后再也沒能原樣恢復,所幸東安里門和真武廟都無恙。
三年之后,北洋政府決定復建東安門,拆了東安里門,用其舊料,做了個新型制的隨墻三座門。仔細辨識新建的東安門,門券以上都還是東安里門的模樣,須彌座也是,只是門洞由方變圓了。新東安門于1916年建成,一年后,張勛率辮子軍進京,又鬧起了復辟。張宅在東安門內瓷器庫一帶,討逆軍架炮猛轟,激戰后,新東安門彈痕累累。
在新建的東安門外,討逆軍和辮子軍交火,遠處是東華門。
熬到1924年,新東安門還是在拆賣皇城墻的熱潮中徹底消失了。民國十年(1921年),市政當局要拓寬改平望恩橋,要求遷建真武廟于橋西空地,但“工程既大,官費無多”,于是眾人集資遷建,才保住了小廟。
遷建之后,真武廟正式更名為“玄天觀”,每年元宵節還有頗具特色的九蓮燈。據1928年和1936年兩次寺廟調查,小廟當時為供佛、住宿及出租用。1928年有瓦房十一間,1936年增至十三間,法物也有增加,1928年有塑像五尊,1936年有二十九尊,可見規模逐漸興盛。
1930年,東安門真武廟,元宵節掛出頗具特色的九蓮燈。
以望恩橋為界,南段御河1931年改成了暗河,北段則是1950年代所改,望恩橋從此消失。至此,只剩小廟得以異地保全,留存至今。
近年來,大殿配殿均已修繕,小小山門上,門額“皇恩橋玄天觀”仍清晰可見。大殿墻體用大城磚,也許移建時取自皇城墻甚至是障墻也未可知,彩繪為清代后期,原有菱花門窗已無,戧檐為精美的獅子磚雕。
如今,東安門及望恩橋的部分遺址在地面2.3米以下,已被開辟為明皇城墻東安門遺址。
文 | 李哲
圖 |李哲 羅少東
編輯 | 孫文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