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了數百年,是名副其實的經典IP。導演烏爾善和主創團隊十年磨一劍,電影《封神第一部》終于在這個暑期檔和觀眾見面。導演烏爾善沒有食言,他打造了一部真正的東方神話史詩電影。
《封神第一部》中的出場人物眾多,除了觀眾熟悉的商王殷壽(費翔 飾)、狐妖妲己(娜然 飾)、仙道姜子牙(黃渤 飾)等經典人物。影片中還全新重塑了核心人物姬發(于適 飾),故事以姬發的視角展開,他出場時的身份是一名質子,殷壽將他訓練成一名戰士。
《封神》系列三部曲的故事焦點,都會集中在姬發身上。他將從一名質子成長蛻變為天下共主。這是一條艱難曲折的王者之路,第一部描繪的是姬發的血脈覺醒。
姬發所在的質子旅,是一支性格鮮明、戰斗力強悍的隊伍。質子旅由商朝諸侯國的質子組成的部隊,是殷壽的侍衛軍。質子旅的每個成員對殷壽又敬又怕,他們都認為殷壽是大公無私的王者,姬發甚至把殷壽看成是父親一樣的人物。
影片中,于適一改姬發的儒雅形象。姬發是一名戰士,他肌肉爆表、身材高大。他在戰場上沖鋒陷陣,在王宮里恪守職責,剛毅冷酷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正直勇敢的心。
于適塑造了姬發復雜的內心世界,角色在經歷了三場重頭戲之后,世界觀和人生觀產生重大轉變。于適雖然是新演員,但是他把角色蛻變歷程演繹的絲絲入扣。姬發經過這三場戲,不僅矯正了父子親情,而且還喚醒了他心中的王者意識,他終將成為反擊商王的領導者。
姬發面對殷壽擺下的“殺父宴”。殷壽命令質子姬發殺死生父姬昌,姬發就可以取代父親的封號。姬發面對如此滅絕人性的考驗,他的內心猶如油煎火烤一樣難受。
于適在此時貢獻了出色的表演,姬發的痛苦、煎熬、不忍、殺氣呈現在他的臉上。姬發的一個眼神、一個轉頭,都牽動著父子兩人的生命。于適在這場戲中演繹出了角色內心背負的巨大壓力,他如同一座即將爆發的火山,隨時想要和殷壽拼個你死我活。那一刻姬發的眼神和表情,令人動容。
監牢中的父子對話。姬昌被關進籠子里,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姬發前去探望,勸說姬昌認罪。父子倆隔籠相望的場景,承載了影片最大的淚點。兒子姬發對父親生死的擔憂,他面對八年未見的父親,一心想保住父親的生命。
這一刻,姬發不再是一名戰士,他是一個悲傷的孩子。親情是他心中最軟弱的一塊地方,這也是他保持良知的根基。經過父親的開導,姬發的內心更加動搖。他認識到殷壽變了,姬發開始思考自己的出路。這場戲之后,姬發和殷壽從此就是正邪之分。
姬發劫法場。姬發的好兄弟殷郊(陳牧馳 飾)被斬首,姬發在法場上挾持殷壽,一場惡戰隨即展開。
此時的姬發徹底醒悟,看清了殷壽的險惡用心,與其束手待斃,不如奮力一搏。這場戲突顯出姬發的正值、果敢和武力值。他帶領同伴們在法場大殺四方,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同時,于適練就的一手騎射本領在片中得到精彩展示。
這一場戲之后,姬發未來王者的形象已經初步形成,于適也成功完成了姬發血脈覺醒的表演重任。姬發已然脫胎換骨,不再是那個任人欺負的質子,而是成長為為兄弟兩肋插刀、為國家和子民浴血奮戰的鐵血男兒。
于適在出演姬發的過程中,對角色的塑造有自己獨有的處理方式,演出的過程中,并沒有發力過猛,而是循序漸進,從細節上下功夫。從起初的信任跟隨到后來的疑點重重,從心生間隙到幡然醒悟,這種變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隨著劇情循序漸進漸進的。
于適在表演中,加入了表情、動作、眼神等細節,多方面刻畫主人公內心的細微變化,這種變化顯然是成功的。
說來,演員本是為角色而生,為影片而生,為觀眾而生,透過角色本身的魅力,反過來讓觀眾記住演員,于適已然做到了這點?!斗馍瘛返谝徊恐?,于適出演的姬發作為主要人物,很好的串聯了故事的走向,在結尾又留有伏筆,更期待在《封神》第二部和第三部中,于適的精彩演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