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啦,上周熊叔出去轉悠了一圈,也算小小渡了個假,這周恢復更新。
回家一看,世界局勢仍然波瀾起伏,精彩紛呈。不說別的,看俄羅斯在國際體育比賽中被“歧視”的樣子,就讓人尷尬萬分。
所以這次,俄羅斯決定反擊,在日前進行的世界擊劍錦標賽上,發生了一件很奇葩的事。
俄羅斯選手安娜·斯米爾諾娃在輸給(7:15)對手烏克蘭的奧爾加·卡蘭后,前者以烏克蘭人不與她握手為由,而大鬧賽場,最終迫使賽事主辦方取消了烏克蘭選手的參賽資格。
卡蘭不與俄羅斯選手握手,而是行交劍禮。
烏克蘭人不愿與俄羅斯人握手,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嗎?怎么還要被對方借題發揮?而賽事主辦方,怎么還站在俄羅斯一邊處罰烏克蘭選手?
別急,這事還沒完,后面還有大反轉……
01
不愿握手,就要被取消資格?
擊劍運動員奧爾加·卡蘭是烏克蘭體壇有點傳奇的人物,2008年,18歲的她參加了北京奧運會,在女子佩劍團體賽中,卡蘭和隊友以45比44一劍之差戰勝了東道主中國隊,拿下奧運金牌。
最后一戰,最后一劍,就是卡蘭對譚雪,就是卡蘭戰勝了譚雪。此后多年,卡蘭在劍氣縱橫天下,4枚奧運獎牌,4個世錦賽冠軍,6個歐錦賽冠軍,曾多年排名世界第一。
2009年,她成為烏克蘭體育年度英雄,此后又三度參加奧運會。2021年卡蘭在東京奧運會中鎩羽而歸,突然感覺擊劍十幾年,有點累了,轉身參加了一個舞蹈比賽,又成為了亞軍。
2008年,烏克蘭在團體決賽勝了中國一劍
此番烏克蘭陷入戰爭之際,烏克蘭奧委會請她復出,沖擊2024年巴黎奧運,卡蘭當仁不讓,再度回歸,于是便有了這次世界擊劍錦標賽中的一幕。
在一場奧運資格排名賽中,卡蘭碰上了俄羅斯選手安娜·斯米爾諾娃,賽前烏克蘭隊已經向主辦方打招呼,說不會賽后與對方握手,但會以交劍的方式代替。
PS一下:在擊劍比賽中,握手是這項運動規則的一部分,拒絕握手會導致黑牌和取消比賽資格。
想想也是,烏克蘭正在抵抗俄羅斯侵略,卡蘭在北京奧運會奪冠的一個隊友的父親死于俄軍空襲,卡蘭肯參加比賽,已經是很給面子了,還要求賽后握手?
結果比賽中卡蘭輕松以15比7獲勝,賽后,卡蘭伸出劍,示意兩人碰一下劍,意思意思得了。本來這就是過去兩年疫情期間,是擊劍比賽賽后代替握手的禮儀。
結果,俄羅斯選手斯米爾諾娃不干了,非說對方不禮貌,端了一張椅子坐在賽場上抗議了45分鐘。
卡蘭理都沒理她,轉身就走了,她說:“我們烏克蘭運動員已經準備好在運動場上面對俄羅斯人,但我們永遠不會與他們握手。”
斯米爾諾娃近乎撒潑打滾似的表演,讓賽事官員很難辦,多方勸說之后,才使她離開場地。
本來人們以為事情就這么結束了,但令人驚訝的是,賽會竟然取消了卡蘭女子佩劍個人的資格,也就是取消了她爭取奧運門票的資格。
卡蘭一頭霧水,她說,因為丑話說在了前面,所以國際擊劍聯合會主席伊曼紐爾·卡西亞達基斯向她保證,“可以”不握手,而是觸碰她的劍。
卡蘭道:“我以為得到了他的保證,這是可行的,然而并沒有!”
卡蘭也是標準的烏克蘭大美女
本來,俄羅斯運動員參加比賽,都是以個人名義,收起任何國家標識,才可以參賽,目的是為了不因為政治影響運動員的職業生涯。
但擊劍這個運動,有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俄羅斯在歷史上是擊劍強國,有著巨大影響力,特別是錢!
俄國富豪阿利舍爾·烏茲曼諾夫是國際劍聯的最大資助者,他曾經擔任過該組織主席,你懂的。
事件一出,天下嘩然,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國際奧委會(IOC)呼吁體育聯合會以“必要程度的敏感度”對待作為中立者參加比賽的烏克蘭運動員和俄羅斯運動員,
并補充道:“我們繼續全力聲援烏克蘭運動員和奧林匹克運動會。烏克蘭社區。”
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烏克蘭擊劍運動員還沒有參加過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選手被允許作為中立運動員參賽的比賽。
然而,烏克蘭政府上周三更新了立場,允許其運動員與以中立身份參賽的俄羅斯人和白俄羅斯人競爭,就像世界擊劍錦標賽的情況一樣。
事發后,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亞克在推特上分享了一張照片,顯示卡蘭的對手斯米爾諾娃和一名俄羅斯士兵在一起。
波多利亞克說:“這張照片的主角是俄羅斯擊劍運動員安娜·斯米爾諾娃,卡蘭在世錦賽上贏得一場公平的比賽后拒絕與她握手。”
“正如你所看到的,她公開欽佩俄羅斯軍隊,俄軍正在殺害烏克蘭人并摧毀我們的城市。國際擊劍聯合會(FIE)取消了烏克蘭代表不與俄羅斯人握手的資格,”他補充道。
波多利亞克憤怒地說:“FIE所為應該被視為一種立場嗎?俄羅斯的錢不是有血腥味嗎?”
烏克蘭擊劍聯合會(NFFU)主席米哈伊洛·伊利亞舍夫表示,該組織將對卡蘭被取消資格提出上訴。
本月早些時候進入溫布爾登半決賽的烏克蘭選手埃琳娜·斯維托麗娜,對卡蘭表示了支持。
斯維托麗娜在比賽中,就拒絕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運動員握手,她表示卡蘭的決定“對我們的人民來說是正確的事情”。
她也控訴道:“為什么俄羅斯人不尊重我們的立場?”
卡蘭的隊友、2020 年東京奧運會銅牌得主伊戈爾·雷茲林原定于周三,要對陣俄羅斯選手瓦迪姆·阿諾欣,但他沒有出席,隨后放棄了比賽。
事情發展到這份上,意味著,因為一項平時的非競技規定,反而導致了戰爭受害者的烏克蘭選手遭遇失去比賽資格的待遇。
2013年卡蘭(右)擊敗俄羅斯選手
其實,自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后,國際奧委會對俄羅斯及其盟友白俄羅斯實施了體育制裁,不允許他們參加任何國際比賽。
但今年早些時候,奧委會建議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運動員可以在中立旗幟下以個人身份參賽,不奏國歌。
于是,卡蘭成為自入侵以來第一位面對俄羅斯或白俄羅斯選手的擊劍運動員。
體育界也知道事情鬧大了,所以,在24小時之內,事情發生了全面反轉。
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連忙寫信給卡蘭,稱如果她因“特殊情況”而無法獲得參賽資格,國際奧委會將“為她分配額外的奧運門票”。
這個在熊叔看來充滿了虛偽、浮華、黑幕重重的早已不合時宜存在的爛機構,終于在這一事件中做出了應有的舉動。
在全世界輿論壓力下,國際擊劍聯合會也低頭了,宣布恢復卡蘭的錦標賽資格,這將使她能夠參加團體比賽。
在事情反轉之前,卡蘭說:“由于我得到了所有的支持,今天的情況有所好轉。
“規則必須改變。對于烏克蘭人來說,在這場戰爭期間我們不能握手,你必須改變,你必須對我們有一些尊重。
卡蘭的答案鏗鏘有力:“我永遠不會和她握手。我很抱歉,這世界上有比奧運會、參賽資格或擊劍更重要的東西。”
在國際奧委會做出決定之前,俄羅斯奧委會主席波茲德尼亞科夫表示,該機構已在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爭端中“選邊站”。
他在Telegram上表示:“相關聲明表明,國際奧委會自行決定并在政治沖突中選擇了一方,并開始為這一方的利益行事。”
俄羅斯選手斯米爾諾娃與弟弟(一名俄軍士兵)的合影
國際奧委會在波茲德尼亞科夫發表評論后,再度發表聲明表示:“我們很高興他們(烏克蘭選手)能獲得這個機會,同時我們也意識到,鑒于烏克蘭受到侵略,他們可能會遇到困難。”
“因此,我們鼓勵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以必要的敏感性處理涉及烏克蘭和中立運動員個人的情況。
“我們繼續全力聲援烏克蘭運動員和烏克蘭奧林匹克界。”
如果非要談規則,卡蘭的確沒有完成“規則”,但是人家事先已經和賽會溝通,聲明了不會握手,也得到了默許的保證。但事件發生后,劍聯卻懾于某些看不見的利益因素,讓烏克蘭選手收到不公的待遇。
熊叔只想說,國際賤聯你真流逼,敢于悍天下之大不韙,倒行逆施,也以你如此彪悍的舉動,搶了一把全球媒體的頭條。
體育界雖然虛偽,但劍聯這樣的組織畢竟是少數,大環境卻是,天下苦俄羅斯久矣,俄羅斯運動員和代表隊早已是過街老鼠,成為體育界中最不受歡迎的團體,沒有之一。
02
俄羅斯不參賽就對了,他們真不配
說起今時今日俄羅斯體育在世界中獨樹一幟的地位,又是一個與烏克蘭有關的故事。
2014年,那一年是俄羅斯弄出并吞克里米亞,烏東鬧傀儡分離主義政權的時候。
只是在動手之前,俄羅斯為了向天下證明自己無比偉大,他們還舉辦了那年的索契冬奧會。冬奧會俄羅斯以13金11銀9銅笑傲江湖。
只是,這事卻成為了整個俄羅斯體育界崩塌的導火索。
2015年11月,世界反興奮劑組織發現俄羅斯政府,親自執行了一項興奮劑計劃,促進他們的選手在賽場上獲得好成績。其中最大嫌疑人是該國的反興奮劑實驗室負責人,羅岑科夫。反興奮劑組織開始對此進行調查。
老羅政治嗅覺非常敏感,知道這事沒好結果,立刻選擇了跑路,他打了個機票就跑到了美國。
老羅的擔心被證實是無比正確的,緊接著俄羅斯反興奮劑組織主席西涅夫,主任卡瑪耶夫,在兩周內都因為過度運動,突發心臟病去世。
面對如此艱險的處境,老羅向死求生,決定爆大鍋。他向媒體曝光了索契冬奧會,俄羅斯由政府組織,聯邦安全局特工親自實施的興奮劑掉包的秘聞。
羅岑科夫冒死爆料
奧運會選手藥檢是取選手尿液進行檢查,是在無數攝像頭監視之下進行,整個流程嚴絲合縫,幾無可趁之機。
比如那個裝尿液的小瓶子,一旦把蓋子蓋上,就會永久關閉,不經過特殊工具無法打開,其他人想要破解,也只能暴力砸開,很難瞞天過海。
但這種事怎么難得倒特工呢,從2013年開始,特工就對如何開瓶進行了技術攻關,經過無數的嘗試,俄羅斯特工終于成功地無痕跡地打開了瓶蓋。
攻克了技術難關后,羅岑科夫要做的就是,將每個運動員服藥前干凈的尿液準備好,等待他們獲獎牌之后進行調換。
開尿瓶子是高技術活
調換也是一道門檻,如何在全程監控下,神不知鬼不覺地進行操作呢?
俄羅斯人是這么干的,檢測中心有124、125兩個房間,125是尿瓶存放倉庫,124是普通儲藏室。
羅岑科夫將124改成實驗室,又在墻上打了個洞,再經過一番掩飾,將兩邊痕跡抹去。
萬事俱備,接下來就開工了,比賽的每天晚上,負責125室的工作人員,當然是俄羅斯人了,通過墻洞把運動員尿瓶傳遞過來,讓偽裝成修理工的俄羅斯特工帶出去,再用他們早已實驗成功的方式,打開尿瓶。
羅岑科夫將尿液處理掉,特別要認真清洗干凈尿瓶,讓里面不殘留一絲一毫的嗑藥尿液。最后封閉好尿瓶,再由原路運回125室。
如此一來,俄羅斯人就神不知鬼不覺地讓旗下那些嗑藥冠軍們稱霸冬奧會,讓俄羅斯人民感受了一把祖國的偉大。
體育界對于俄羅斯選手服用興奮劑的懷疑,其來有自,但誰都想不到,這個國家竟然由政府出面組織,特工介入實施這樣一個興奮劑計劃。
丑聞曝光后,全世界嘩然,才知道戰斗的民族是這樣戰斗的。 國際奧委會被迫對俄羅斯進行處罰,這個垃圾機構不敢全面禁止俄羅斯代表團,只把球踢給各個單項協會。 結果只有臭名昭著的俄羅斯田徑隊、舉重隊、被禁止參加里約奧運會。
然后,在里約之后,他們又趕緊宣布禁止俄羅斯代表團以國家名義參加國際大賽四年,其中最大型賽事只包括平昌冬奧會,且不包括東京奧運會。
而且為能讓符合資格且未曾服用禁藥的俄羅斯運動員參賽,國際奧委會貼心地設立了“來自俄羅斯的奧林匹克運動員代表團(Olympic Athletes from Russia)”。
即使如此,國際奧委會仍然被迫拿出了一定的態度,認定了俄羅斯有組織服用禁藥的事實。
俄羅斯反興奮劑機構,同時也是用興奮劑機構
結尾
在此熊叔要先堵一些人的嘴,肯定有人會說全世界各國都有人嗑藥,憑什么單拿俄羅斯來吊打。
好吧,估計某些人又選擇性地忽略了“政府行為”,“有組織”這些關鍵詞。
美德英法澳等的體育強國,包括中國都有運動員服用興奮劑被查出的,甚至包括環法五冠王阿姆斯特朗這樣的巨星。
但是這些都是個人行為,或者運動團隊行為,從來沒聽說過哪個國家如俄羅斯那樣,由政府組織服用并且掩蓋服用興奮劑的計劃。
關鍵點就在此,就跟高考補習班似的有組織行為,導致俄羅斯體育界在2015事發之前幾年,每一年被查出服藥案例都是全球之冠。
而且,幾乎每次代表和平友誼的奧運會前后,俄羅斯都要發動一場戰爭呼應一下,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的南奧賽梯沖突,2014年索契冬奧會之后的吞并克里米亞,2022年北京冬奧會之后就是入侵烏克蘭。
看清楚了,光是我國舉辦的奧運會就有兩次,是不是很給面子呢?
這樣一個恬不知恥,死不要臉的國家,難道不應該在體育這種假惺惺、粉飾太平的領域被除名嗎?
PS:熊叔期望各位老鐵多多點贊、轉發、關注,讓更多人看到我的小文章,感謝你們,愛你們。
夏日炎炎似火燒,老熊需要可樂澆,哪位老鐵打賞幾塊錢的巨款,給老熊買點飲料降降火啊?感激不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