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媒體大V發負面了,是很多企業PR頭疼的事兒。
遇到這種情況,企業PR通行的做法,是直接找大V談,或者一份公司函或者律師函直接給大V發過去。
如果直接找過去不是“談合作”,那“直接找大V”是很不正確的做法。
不信可以梳理一下企業二次輿情,每個人都可以發現,原來二次輿情相當一部分都是企業直接聯系大V,然后被大V截圖二次曝光了造成的。什么律師函、公司函乃至私下交流的微信聊天記錄,統統給你亮出來。
然后大V非常大義凜然地對公眾廣而告之:我的內容沒有任何錯誤,我不是能被嚇唬住威脅住的,這家企業被指出了問題卻不思悔改還來騷擾我,好不要臉!
然后雙方陷入撕逼戰:你說你的理,我說我的理。公眾看的一臉懵,不知道該信誰,最后說:嘿,估計都不是什么好東西!
拿下發布不實信息還特別牛逼的自媒體大V,法律專業視角下的輿情處置是有效的方式。以前不久某企業遭遇的事件為例——
某視頻大V,在抖音、快手、視頻號、小紅書、B站和百度視頻上都是百萬粉絲以上,其中抖音和快手的粉絲五六百萬。
日前,這位大V發布了關于某企業的不實信息。企業與大V私下溝通,語氣謙卑請求下架視頻,大V不但沒理,還直接把公司發來的函放到網上,然后針對里面的內容一段一段地“撕逼”,形成了第二條、第三條和第三條輿情視頻。
之后企業改變策略,通過法律公關手段處置,輿情迅速得到解決,最后有些視頻企業還來得及處置,這位當初不可一世的大V自己就悄悄刪掉了。
如何做到的?
法律公關處置手段,是通過平臺投訴的方式。很多人一看到這里馬上說了,哎呀原來就是這個呀,我們平時也做。
表面相同,但實質完全不同。
實踐中,很多企業人員事兒自己都沒核實清楚,就開始“辟謠”了。
很多人寫的函是這樣的三段論——
你是造謠,這些都不存在!
你趕緊刪了吧!
你要是不刪你可等著啊我告訴你!
你自己都沒把事了解核實清楚,手里更是一點扎實證據沒握住,你讓大V怎么怕你,怎么讓他信服?
法律公關視角下的輿情處置,需要建立先“確認事實”再“分析批駁”的法律思辨邏輯。
如果是初來乍到,核實了解梳理可能確實要費點時間。但如果時間長了,對業務已經非常熟悉,一些失實點以及證據收集已經是一眼能看穿的事情。
有能力發現對方的關鍵失實點,善于收集組織證據,并用簡潔清晰而有邏輯的語言闡述出來,是法律公關專業視角下輿情處置的核心。
聽著簡單,但實操就會發現不是這樣。就像很多當事人認為自己看看法條也能自己一個人出庭一樣,不是那么回事。
如上面的自媒體大V案例,因為幾個關鍵失實點被揪了出來,且有扎實的證據佐證,向平臺投訴后,一些平臺在8小時內就做出了支持性答復,多數平臺在24小時之內做出了認定和舉措。
這時,大V發現自己確實被抓住了“短兒”,而且平臺也認定這些都是“短兒”,視頻一條一條地“消失”。
于是這位大V怕了,開始自己主動悄悄清理。大V輿情,就這樣解除了。
今年,我們將把線下專題沙龍活動作為工作重點。歡迎關注——
歡迎掃碼,關注我們——
微信號:limeng719719
輿情處置干貨
輿情教訓總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