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認知的突破,才能帶來真正的成長”
這是雷軍在自己第四次公開演講上分享的心得,同時也是小米創辦以來埋頭創新、厚積薄發的真實寫照。今年雷軍的演講主題是“成長”,在3個小時的時間里,他分享了自己36年來的成長經歷和感悟,從求學到創業,再到不斷追求自我突破,“腳踏實地”成為關鍵品質。
事實上,從雷軍演講中也可以看出小米的“三觀”,這也是讓大眾和網友感到“靠譜”的重要原因。
“只有腳踏實地地成長,才有足夠的自信、勇氣與決心,去迎接所有未知的挑戰”
雷軍本人如此,從小米的發展路線中也不難看出這一點。雷軍曾經表示,技術創新是小米生存和發展之本,所以小米非常重視強化基礎研究,重視從源頭和底層去解決關鍵技術問題。為此,小米堅持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牽頭建設了3C智能制造創新聯合體等多個國家及省部級創新平臺,并積極參與國家重大科研項目。
事實上,除了扎實的基礎研究以外,小米還在核心技術方面堅持自主研發;因此,小米才能擁有源源不斷的技術創新動能。過去五年來,小米已推出4款自研芯片,快速實現了在SoC、影像、充電等多個芯片細分領域的體系化能力搭建;發布國內第一個本土定制化系統MIUI,并且根據相關數據統計:今年5月21日,MIUI全球月活躍用戶已經突破6億。
腳踏實地做技術研發,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便是小米和雷軍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脫穎而出的最大底氣。
“高端無短板,從參數領先到體驗優先,軟硬件深度融合”
在雷軍看來,手機行業存在著諸如蘋果、三星和華為這樣的科技巨頭,小米想要更好地發展,只有做高端,才能倒逼自身在技術上尋求突破,贏得未來的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小米的高端化探索之路其實非常艱難,一開始的目標是在參數上趕超友商,成為手機攝影的第一;盡管后面這個目標已經實現了,但雷軍和小米團隊卻沒有止步于此,而是打破固有思維,從參數領先轉為體驗優先,這一點也讓小米手機取得了極好的市場反響。
如今,小米的高端化戰略步入第四年,其在技術和戰略上都有了一定的沉淀。從數據上來看,在知識產權方面,截至今年3月31日,小米全球授權專利數已超3.2萬件。小米的技術研發布局已達到12個技術領域之多,包括5G移動通信技術、大數據、云計算及人工智能,同時基于智能制造,進入機器人、無人工廠、智能電動汽車等,總體細分領域達99項。
由此不難看出,雷軍的感悟其實也是小米發展過程中的感悟,也正是因為雷軍和小米都在腳踏實地地成長,小米才能一路高歌前行,為大眾帶來這么多優質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