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有不少網絡媒體報道稱:“根據財聯社最新消息稱,恒大汽車最新引入的戰投方首筆過渡資金,今日已按期到賬。”經溯源查詢,財聯社21日14時44分有一網頁分析類資訊是《恒大汽車盤中拉漲超7% 紐頓集團5億美元戰投或已到位》,文中并沒有言明“今日已按期到賬”。
此后在16時19分,該社另一條電訊稱《恒大汽車中東戰投首筆過渡資金今日已到賬》。但到賬多少,電訊并未提及,并且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鼓舞人心的消息(恒大目前最需要的),也不是恒大歡天喜地主動、廣泛發布的,貌似是經由記著探詢而披露的(獨家),這似乎有點兒不符合常理。
在上周的14日,恒大汽車曾發布公告,宣布獲得了由阿聯酋國家主權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紐頓集團(Nadaq:NWTN)首筆5億美元戰略投資,另有6億人民幣過渡資金將自公告后5個工作日開始陸續到賬。
如果財聯社消息屬實,昨日按期到賬的應是這6億人民幣過渡資金或是6億人民幣中的一部分。但財聯社的消息,通篇并未言明。
按照恒大汽車的融資說明,這6億人民幣過渡資金和首筆5億美元戰略投資,都將全部用于恒大汽車天津工廠,確保恒馳5(參數丨圖片) 的正常生產,以及恒馳6、7的陸續量產。
今年年初,由于資金不足,恒大汽車天津工廠暫停了在產的唯一一款生產恒馳5,恒大汽車為此在公告中說明,恒馳5暫時停產,預計5月復產。同時,為了拯救命懸一線的恒馳汽車,恒大集團同步以總代價2元人民幣,公告出售恒大汽車持有的47個住宅及物業發展項目,為恒大汽車減負。
當然,這一終極大招,在恒大內部得以完美消化——由恒大旗下全資附屬公司安新控股接盤,這波操作,本質上說就相當于在恒大內部左兜轉右兜。表面來看,這樣的折騰好像毫無意義,但實際情況是:出售成功后,恒大汽車借此錄得247.89億元出售收益,雖然其實際賬面上僅僅進賬了2元人民幣。
這樣處理,賬面數據確實好看了很多,但實際上恒大汽車仍身陷沉疴,那個天津工廠也是動彈不得。按恒大自己的話來說,“若能尋求到超過290億元融資,將幫助恒大汽車推出多款旗艦車型,并最終實現量產。”并且,這個290億元融資是附帶有前提條件的。
按照恒大在公告中的隱晦表示,如能在未來找到超過人民幣290億元的融資,在此計劃下,2023年至2026年的累計無杠桿現金流預計將達到人民幣負70億元至人民幣負50億元之間。并且“上述所有財務預測以2021年管理層報表為基礎,取決于諸多假設和前提條件,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公司無法保證按前述預測實現經營成果。”
換句直白地話說,就是拿到了這筆290億元的融資,恒大汽車也不能保證“計劃推出的多款旗艦車型就一定能夠順利實現量產”,就是計劃推出的多款旗艦車型都能正常“實現量產”,未來三年恒大汽車的現金流仍然將維持在負70億至負50億元之間,這離扭虧為盈還非常非常遙遠。
感情是砸進去290億元的戰投,未來3年也就是直到2026年,恒大汽車最好的局面是仍將背負70億至50億元的負債,這就需要一個大頭來陪著玩。
此次馳援恒大汽車或許老板的紐頓集團,據澎湃新聞說,其總部位于阿聯酋迪拜、創始人為41歲的中國人吳楠,其起家天津衛,但近三年零收益。因此其也被金融界質疑,這位“中東金主”是在“救命”,還是在“騙局”?
包括這次中東戰投首筆過渡資金今日已到賬的獨家消息,披露方式感覺總是有點兒怪異,到賬了多少也都還是個謎。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按照此前恒大汽車的公告信息,這筆5億美元戰略投資,和另外的6億人民幣過渡資金,對于身陷沉疴的恒大汽車和期待290億元戰投的愿望來說,仍是杯水車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