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美國、中國、俄羅斯、日本等主要國家的發電量數據終于出爐了。
英國石油公司發布了2023版世界能源統計年鑒,其中主要統計的是各個國家2022年的發電量數據,其中提到:2022年全球各國發電總量繼續攀升,但是增速有所放緩。
在全球發電量十強國家中,只有德國和法國的發電量同比下降,法國發電量4677億千瓦時,排名全球第十,但是發電量同比大跌14.6%,德國發電量(5773億千瓦時)下降2%。
但是,法國的發電量基本上依靠核電,核電占法國發電總量的60%以上,是核電利用較高的國家。不過,法國核能發電量排名世界第三,核能發電量第一名是美國,第二名是中國。
全球發電量排名第5-10的國家分別是:日本、巴西、加拿大、韓國、德國、法國。其中,日本的發電量超過1萬億千瓦時,巴西、加拿大和韓國都處于6000-7000億千瓦時之間。
重點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美國、印度和俄羅斯的發電量,這四個國家發電量位居全球前四。
印度的發電量達到1.85萬億千瓦時,位居全球第三,而且印度的發電量同比增長8.4%,是發電量十強國家中增速最快的。作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印度的經濟增長潛力很大,高盛集團預測2050年印度有望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僅次于中國和美國。
俄羅斯的發電量超過日本,數據顯示,俄羅斯去年發電量1.16萬億千瓦時,而日本為1.03萬億千瓦時,雖然俄羅斯GDP遠不及日本,但是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發電量以及經濟抗壓能力方面遠超日本,從綜合國力來看,俄羅斯一直被低估。
最后來看中國和美國,中國去年的發電量達到8.84萬億千瓦時,高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發電量的30%,幾乎相當于美國、日本、俄羅斯、印度的發電量總和,發電量同比增長3.7%,增速在前十國家中排名第二。
此外,我國在火力發電、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領域的發電量穩居全球第一,目前我國仍然以火力發電為主,占比高達70%。
美國發電量達到4.54萬億千瓦時,排名全球第二,占全球發電量的15%。可以發現,中國的發電量幾乎是美國的2倍,這也體現了中國工業的龐大規模。
不過,既然中國發電量遠遠高于美國,那為什么美國GDP仍然位居世界第一?
其實,這要看GDP的占比結構和發展模式,美國GDP總量的80%都是第三產業貢獻出來的產值,以工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占GDP的比重只有17.88%,還不足20%。
相比之下,中國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達40%,中國早在2010年就反超美國成為了全球第一工業大國,制造業規模同樣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的30%。
從發展模式來看,美國屬于后工業化時期的金融帝國,美國經濟的核心早已不是什么制造業,而是美元霸權,美國利用美元的全球貨幣地位在每一次經濟危機時展開全球財富掠奪,通過美元潮汐肆意收割世界財富,全球經濟的發展受到美元周期的深刻影響。
一旦美元倒下,美國經濟就會走向崩塌和瓦解,但是美國將金融玩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幾十年來建立的美元信用體系非常穩固,要想讓美元倒下并沒有那么容易,但是美國如今愈加膨脹的美債規模,正在為美元霸權埋下巨大的隱患。
中國的經濟支柱是龐大的實體經濟,也就是規模世界第一的制造業,中國是全球唯一具備聯合國規定的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工業部門非常齊全,幾乎所有產品都可以制造。
除了部分產業被卡脖子,大部分產業都已經實現完全自主制造,而且這些年產業轉型升級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所以,美國GDP靠的是金融、科技服務,中國GDP靠的是制造業,由于美國強大的金融實力,GDP穩居全球之首,中國未來需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提升科技研發投入,攻克更多卡脖子技術,盡早實現制造業強國和科技強國的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