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季節怎么變換,但凡風吹草動就開始囤貨的習慣不會變。
日本開閘放水,這邊本想為正義代言,不曾想演變成了集體搶鹽。
也不管什么原因,反正他們搶呢,那就必須跟著搶一搶。
他們是誰,管他是誰。既然都在搶,那就不能落場。搶搶也不損失啥,可要不搶,萬一吃了大虧呢!
你看,每一次都是這樣的邏輯,每一浪,無風都能浪打浪。
囤貨是有歷史的。四世同堂里,祁老爺子聽說要鬧運動了,不由分說先儲備下夠吃三個月的糧食與咸菜。三個月夠長了,但對于八年劫難,三個月,毛毛雨。囤不過來。
但祁老爺子不會這么想,他一定在孫女餓死的時候暗自悔恨過:我為什么沒有能力多存些?
理論上講囤的越多越安全,但事實卻是,如果真要靠囤積的食物活下去,那要囤多少東西?
但現實顯然并不講邏輯。
比如疫情那幾年,靜默封城隨時可能出現。封城是即時的,但保障卻是延遲的。如果封前廚房真沒菜,家里真有可能要發瘋。于是有個風吹草動大家就涌向超市菜場,不管什么原因,反正他們搶呢,我也得搶點兒。
他們是誰,愛誰誰。
現實未必是最好的老師,但概率一定是。搶十次只要有一次管用,人們寧愿那九次白費功夫。
搶鹽、搶菜、搶水、搶藥、搶試劑……幾乎都是人們對現實惶惑的映射。人們渴望透徹清晰準確地了解搶購之前的那個“現實”,但恰恰相反,那個“現實”總是避而不談,滿是不確定性。
全都不確定,那么搶就是唯一的確定。
有人說國人這種盲目搶購囤積一次又一次出現,極其可笑。可笑嗎?我恰恰覺得可悲。老百姓都有自己的正常生活,如果真實的信息都能及時傳遞起來,讓事實戰勝情緒,讓真相永遠跑在最前面,讓搶購沒有一次用得上,誰愿意打破平靜的生活去人擠人搶把菜、囤袋鹽呢?
我是晚參君,與其笑話他們搶,不如想一想他們為什么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