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無選擇,再戰一年。這是唐尚珺又一次向高考發起沖鋒。
8月28日,唐尚珺宣布繼續復讀,明年,他將第16次參加高考。從2009年開始,他高考復讀多年,甚至放言只想考清華大學。十幾年來,他先后被西南政法大學、吉林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廈門大學、廣西大學、重慶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但他都選擇了放棄,重新復讀。2023年,唐尚珺高考成績為594分,他曾經表態,不再復讀,將去讀大學。然后,命運卻跟他開了一個玩笑,一本的四個志愿均沒有被錄取。想想當年他曾經放棄過的那些名校,他不甘心上個二本,放棄了補錄,最終決定再復讀一年。
貼在唐尚珺身上的標簽有很多:“高考狂魔”,“高考釘子戶”,“當代范進”,“職業高考生”,“考霸”。每一個標簽,都是別人對他的一種定義。每一種定義,都存在爭議。連唐尚珺自己都說自己執念太深,因此深陷泥潭,進退兩難。
面對追尋了十幾年的清華夢,他不甘心,不服氣,卻不得不承認這個夢越來越遠了,直接通過高考實現有度,可能需要換個方式:先考個其他大學,再通過考研去清華。面對自己日益長大的歲數,已經逝去的父親,日漸老邁的母親,唐尚珺更是難以言說,這十幾年,逝去的不僅有自己的青春,還有與親人相處的機會。
他的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等他大學畢業的時候,母親就將是80歲左右。那個時候,就算他想孝敬母親,也需要上天的眷顧。一個不能不考慮的現實是,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8.2歲。就算他畢業之后,母親身體康健,他又能照顧母親幾年?而那時他已是40歲左右,母親可能還在擔心他娶妻生子的問題。不得不說,從一個成年人不應該讓年邁的母親擔憂這個角度來衡量,這不是一個成熟表現。
任何一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任何一種選擇都不應該被嘲笑。唐尚珺選擇了復讀,也放棄曾經很好的錄取機會,最重要是,他錯過了與青春相輝映的生活。如果說放棄中國政法大學是為了拿高額復讀費,給他肺癌晚期的父親看病,值得理解甚至肯定,但后來的又接連放棄大學,很難讓人同情,特別是去年放棄上海交大護理專業。
他的悲哀在于,出身寒微,本來出路就不寬,可供憑借的資源非常有限。寒門學子,在人生關鍵時候,沒有獲得及時的點撥,眼界沒有打開,執著于一兩所名校,困住了自己的人生。等到自己終于認識到需要適當改變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十幾年時間。
值得慶幸的是,今日不同古時。古代讀書人幾乎只有科舉一條出路。今天,人生不只有高考一條路,很多人并沒有參加過高考,更沒有上過大學,照樣過得很好。更何況,在社會多元化的今天,當網紅直播賣貨,到教育機構當老師給他人輔導學業,無論干什么都可以有自己正當的收入。唐尚珺不是范進,也不需要做范進。
復讀,是唐尚珺的權利,但希望他不要陷于復讀的怪圈中不能自拔。明年,無論如何,希望他能去讀大學。
很多人對唐尚珺的做法只有兩個詞:尊重,不理解。
希望這個社會容得下唐尚珺,但希望這個社會只有一個唐尚珺。
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舊好;人,憔悴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