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將在2024年1月13日迎來領導人選舉,各大政黨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確定了各自的候選人,國民黨“征召”的候選人是侯友宜,民進黨推出的候選人是賴清德,“民眾黨”的候選人是該黨主席柯文哲。
就在大家認為臺灣領導人選舉就是這“三人轉”的時候,曾經在上屆選舉中敗北的富士康公司老板郭臺銘又跳出來攪局了。郭臺銘在臺北前國民黨黨部所在地的張榮發基金會,以“主流民意大聯盟”的名義召開記者會,宣布自己將獨立參選。
此舉立即引發爭議,海峽兩岸的輿論普遍認為,郭臺銘參選將會分流藍營的選票,本來賴清德所在的綠營就占優勢,現在藍營更沒有獲勝的希望,民進黨贏得這次大選已經沒有懸念了。
郭臺銘本身是國民黨黨員,早就表達了參加選舉的意愿,與侯友宜都是國民黨內部的候選人,但是在今年5月17日,在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宣布“征召”侯友宜代表國民黨參選,郭臺銘落選之后,他曾經表示尊重黨主席的選擇,會全力支持侯友宜參選。
然而現在他卻突然變卦了。郭臺銘自己在記者會上解釋說,他參選是扮演主導角色來推動藍白在野陣營整合,稱“在野不整合,便宜賴清德”。這和輿論的觀點正好相反。郭臺銘此舉已經造成泛藍陣營的進一步分裂,國民黨高層也批評郭臺銘沒有誠信,警告黨內人士若替郭臺銘助選將有違黨紀,會嚴肅處理。
郭臺銘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他認為自己是幾位候選人當中唯一具備經營管理能力、擁有近50年實務經驗的企業家,“放眼臺灣政壇,舍我其誰?”他提到民進黨執政七年多來,臺灣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都走到懸崖邊上,去年臺灣基層“九合一大選”,臺灣民意很清晰地表達了不滿,導致民進黨輸慘了。
而這次臺灣領導人選舉必須讓民進黨下臺,但遺憾的是,在過去的三個多月中,在野力量仍然各有計算,整合工作完全沒進展,恐怕將“便宜賴清德”,因此決定自己扮演“主導”角色,讓陷入僵局的在野力量啟動整合。
因此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郭臺銘將與柯文哲和侯友宜“坐下來詳談”。臺灣的一些政治分析師認為,郭臺銘此舉是逼迫柯文哲和侯友宜二人之一讓出位置給他,用自己的聲勢來要求這兩黨跟他合作,讓他可以代表這兩個政黨其中之一來參選,這樣才能整合藍白陣營。
目前臺灣民調機構對各候選人的支持率統計十分混亂,各黨派的媒體和民調機構得到的數字都傾向于各自的候選人,不過從總體來看,“綠營”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的支持率在40%左右,“藍營”侯友宜的支持率一直徘徊在20%到25%之間,“白營”柯文哲的支持率一直在20%左右,郭臺銘自己的支持率在15%到20%之間。因此如果郭臺銘能夠整合藍白之一,就能達到20%+20%=40%的作用,足夠和賴清德一拼,其中支持率更高的侯友宜當然是爭取的重點,但是國民黨內部對郭臺銘的意見很大,未必會同意整合。從這點來看,國民黨真是爛泥扶不上墻,一百多年都沒變過。
不過,郭臺銘并不是自己宣布參選就能參選的。按照臺灣地區的法律,郭臺銘必須在11月2日之前收集到約29萬名選民的連署簽名,才有資格成為獨立候選人。根據臺灣“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的日程,今年9月13日至9月17日將受理參選正副領導人選舉的“被連署人”的申請,在9月19日至11月2日受理連署簽名文件。郭臺銘在這個節骨眼跳出來,只剩下幾周的“整合”時間了,他能達到目的嗎?很難說。
郭臺銘在歷史上曾經表達過支持兩岸和平發展、交流合作、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政見,但是也發表過很多諸如要代表臺灣拿到大陸臺商90%稅收等“暴論”,可謂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并且言而無信,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他這次“攪局”的結果也必然會讓賴清德上位,不過這一點,大陸同胞應該都是支持的,能促進祖國統一的,非賴清德莫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