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貓研究所&大貓真探社
這兩天,全球市值第一的蘋果公司,也成為了全球市值下跌最多的公司。
9月7日一天,蘋果就跌掉了835億美元,而9月6日和7日兩天,合計跌掉了1900億美元(約合1.4萬億人民幣)。
啥概念呢?
蘋果這兩天跌掉的市值,在全球市值排名中,能占到第57位,而市值在1900億美元這個階段里面的公司,有輝瑞、中國石油和奈飛。
至于為啥跌這么多,各種評論中,都和中國拉上了關系:
1、在預期中,華為復蘇,或將與蘋果有一戰之力;
2、據傳,在公務人員中有蘋果手機禁令,禁止蘋果進入辦公區域,擔心寒蟬效應。
尤其是兩件事同時發生,外媒也不免開始渲染起中美對抗局勢升級,也有華爾街的分析師稱,這種情緒是被夸大,相關禁令可能影響到的銷量,“也不過是4500萬部中的50萬部”,不過隨后他也被打上了“50萬”的標簽。
吵得確實是很激烈,但是都有甩鍋的嫌疑,啥都跟中國扯上聯系,咋不說自家的丑聞呢?
美國的一家Citizen Lab發現了蘋果手機的一個漏洞,不需要用戶操作,就能感染來自美國盟友以色列的一家公司開發的間諜軟件,即便這家公司,早就被蘋果公司以及美國拉黑。
但是這事兒,到底是啥沒人關心的。
蘋果+中國,才是大家想看的,而一旦出現點風吹草動,也確實容易下跌,畢竟,全球大部分的蘋果產品,都是在中國生產的,而蘋果公司五分之一的營收,來自中國市場。
沒辦法,中國的供應鏈完備,庫克來華的時候,也是稱贊蘋果和中國屬于“共生”的關系,但是這事兒終歸是讓西方對此大為惱火,一直想讓蘋果以及其最大代工廠富士康,將蘋果的生產線移出中國。
別說,今年,有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國家,也盯上了蘋果生產線。
不是印度也不是越南,而是日本,而且,他們想得還挺美,想把IPhone生產的中心,從中國變成日本,中國部分只留下中國市場需要銷售的2成部分,日本至少要生產總銷量的三成。
在這個構想中,日本會將高科技的中心向西轉移,到西日本的熊本縣,而且,熊本縣將成為亞洲高科技的中心。
這個夢是怎么發起來的呢?
以熊本縣為中心畫一個1500km范圍的圈,這個圈里面不僅有日本東京,中國臺灣的臺北、高雄,還有中國大陸的上海、昆山、北京、鄭州,蘋果的4個生產基地,覆蓋了3個。
而最大的底氣,來自臺積電。
2021年,日本敲定了臺積電與索尼合作在熊本設廠的計劃,而且日本政府更是祭出了4000億日元的補貼,現在,工廠還沒完工,都要快建設第二工廠了。
而且,在這個構想里,日本不是要拉攏富士康進行產業轉移,而是給蘋果提一個日本方案來進行,這個節奏,甚至是想逼死蘋果一眾代工廠,包含富士康。
今年五月份的時候,岸田文雄和拜登會面,聊過“地緣政治風險下的供應鏈合作”,結果,根本沒人提蘋果的茬兒,甚至根本沒有蘋果去日本的選項。
本來,這個有點扯淡的想法,就沒人在意,畢竟在高科技以及半導體方面,日本早就已經掉隊了,但是在“蘋果跌掉了1.8個索尼”之后,日本也開始炒作蘋果供應鏈大分散、大遷移了。
無利不起早,日本自然也想分一杯羹。
只是,能嗎?會嗎?可以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