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縣清西陵古樹群
阜平縣古側柏
保定日報訊(記者邱恩宇 通訊員徐新)近日,以“探尋最美古樹 守護綠色鄉愁”為主題的“雙百”古樹名木推選宣傳活動啟動,我市阜平縣古側柏和易縣清西陵古樹群入圍評選。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指導,新華網主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產業發展規劃院承辦,旨在充分展示宣傳我國古樹名木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自然絕美的奇特景觀以及各地古樹名木保護典型做法,提升社會公眾的古樹名木保護意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活動中,在全國范圍內推選出銀杏、松樹、側柏、柏木、杉木、樟樹、楠樹、槐樹、榕樹、榆樹等10類樹種各10株古樹,以及不限樹種的100個古樹群,通過公眾投票結合專家打分確定最終推選結果,擬在全國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上進行公布。
入圍的阜平縣古側柏位于吳王口鄉周家河村村后,樹齡1500年,樹高14.6米,高大健壯,雖歷經滄桑仍巍然聳立。古柏主要由三個樹干組成,枝繁葉茂、蒼勁有力地伸向半空。古柏西南枝干伸向周家河村,樹枝上纏繞著幾條紅色綢緞隨風飄揚,靜觀沙河流淌。古柏周圍有三處小平臺,從一級平臺觀古柏,十米范圍內完全被繁茂的枝葉遮住;從二級平臺上能清晰地看到古柏樹根縱橫盤結在一起,一塊半米見方的巨石被包裹在樹根里;三級平臺位于崖壁最高處,在古樹北枝干下面,能容納10余人在此納涼。
易縣清西陵古樹群分布在清西陵保護區范圍內,以陵寢和附屬建筑為中心可劃分為16處古樹群,是世界文化遺產地清西陵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和構成要素,具有珍貴的歷史、科研、旅游、降碳等重要價值。樹種來源有四種,其一從淶源、蠡縣、豐潤等盛產豐茂茁壯樹株地區采買,其二陵區官員自己培育樹種,其三清晚期忠臣梁鼎芬眾籌購買樹秧,最后是一些自生小樹。古樹造型各異,有偎依泰陵的蟠龍松、俯身展枝的慕陵迎客松、身披龍鱗的崇陵白皮松等,分布隨山就勢,漫道蜿蜒,滿域皆畫,成為清西陵景區的一張綠色名片,受到八方游客青睞。
來源 : 保定 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