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3日,星期三,雨天
敏感使用說明書
看到一個朋友說敏感,挺意外,因為我從不覺得敏感有什么問題,和無能更扯不上關系。但很多人似乎對敏感深惡痛絕,還有人寫了本書叫《鈍感力》直接反對敏感。
我只想說,鈍感你媽,如果你手都伸到我大腿內側了,還要叫我鈍感嗎? 不能這樣看問題的,不然人就瘋了。
舌眼耳鼻,奶子,妹妹和弟弟,我們常說的七竅,就是用來感知的,所以越敏感越好,敏銳才有洞察力,才能捕捉到很多東西。如果沒有很好的感知能力,就是功能的喪失,那人就麻木了。
所以,敏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功能,也可以說是一種能力,不要輕易否定它,別說不能否定,反而要因為自己的敏感而感到高興。
要是我隨便看個電影,或者看朵花兒,就能覺察到某些細節并把我自己打動,或者最好的是,直接讓我動容,并嘩啦啦流下幾行晶瑩剔透的眼淚,或者讓我笑得合不攏嘴,直接笑倒在地上捂著肚子打滾,不管笑還是哭,我都會非常非常高興,這證明世界上還有很多東西,能觸動我的情感神經,這是多好的事情啊!
二
所以,我們需要注意的,不是否定,而是怎么正確看待,只要能正確使用,知道什么時候該敏感,什么時候不需要敏感,就能眾神歸位,各找各媽,萬事OK了。
人和人之間,簡單來說,無非就是自己和自己的關系,以及自己和其他人的關系。
從這兩個方面,就能很好區分并且使用了。
1,當面對自己的時候
自己什么樣就什么樣,如果敏感那就盡情敏感,把自己因為敏感而捕捉到的一切,視為自己感知能力的回報,就是,要肯定自己的一切感知和狀態。
為什么很多人反感敏感,其實很難說清楚,我只發現了很多人都想成為別人,崇拜這個,敬仰那個,夢想其他很多個,反正成為誰都行,就是不想成為自己。
我猜這算是一個原因吧,因為只有覺得別人好,才會討厭自己,只有覺得自己不夠好,才不接受自己身上的東西。
2,當面對別人的時候
就不應該那么敏感(準確講是內心戲多),因為這會很消耗。
只要對方沒有說出的話,沒有做出的事情,就是沒發生。
不要用自己的視角,自己的想象,自己的邏輯去猜測別人,有什么不懂的就問,有什么不清楚的當然也要問,有什么不理解的同樣要問,有什么感到疑惑的那更要問,反正就是要不恥下問,別用自己想的答案代替別人的答案,要聽別人親自說出來才算。
只要遵循這個原則,那對別人就相當于脫敏了,別人輕松,你也輕松,然后,把所有的敏感都用在自己身上。
三
當然,要做到并非容易的事情,因為這涉及到換位思考,將心比心,這兩句雖然是老掉牙的話,但能理解并做到的人,不多,反正我自己起碼還差幾千公里。
我經常對自己說,當一個人的時候,要極力地撿回自己,也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并且自我欣賞,就像一個盲目的,自娛自樂的,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傻X,要是能像JACK站在船上那樣神氣地說: “I am the king of world” 那就最好了。
但,當面對別人的時候,一定要極力地去掉自己,不要我想,我要,而是我不要想,我沒有要,我忘了我自己,先看看別人的想,別人的要,把自己排在最后,讓別人先過。
但要做到確實不容易,需要反復地大量的練習,大部分人是不可能去掉放棄自己的,不管什么事情,都想要有自己在里面,盡管自己在里面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是反作用,也在所不惜。
就像我最近做了個包裝,我把我為什么要那樣做,全都在文檔里說清楚了,但甲方或許沒看,反正也沒有溝通,直接提出意見,就說覺得太丑了,要讓它好看,但怎么個好看法,也沒有說。
這種情況并非第一次,所以我理解,也習慣了,就是他們從來不想,這個東西不是給他們看的,也不是給我看的,而是給大眾消費者看的,那么多人,怎么去統一什么才算好看呢,不是人人都受過美學訓練,即使訓練過的人,他們就有定義好看的資格?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兒。
所以,這種情況,就要尊重市場,以市場為考慮基點,去掉自己,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想,才能想通,好不好看是次要,重要的是別人看了就想買,并且也能買,這才是重要的。
所以,其實將心比心,本身也算是一種敏感,因為鈍感的人永遠不可能感知到這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