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貓研究所
買房成本又降了一點。
最近,北京鏈家調整了自己的中介費收取標準,從房屋成交價的2.7%下調到了2%,而且,支付方式從買方單邊支付,變成了雙方共同承擔。
這對二手房的買方來講,確實是好事兒。
按一套房均價500萬來計算,按原來的費率,中介費大約需要13.5萬,而按照新的費率標準,買家需要支付的中介費,只要5萬元,下降幅度達到了63%。
為啥這么做呢?當然也是響應國家的號召。
今年5月初,住建部和市監總局發布了一個《關于規范房地產經紀服務的意見》(下稱《意見》),里面有關于中介的服務內容、合理收費、明碼標價、規范合同等多方面的要求,而其中的核心自然就是收費問題。
雖然規范收費并不一定是減少收費,但是鏈家的操作其實也不意外。
市場行情擺在那里呢,中介行業也越來越卷了。
以北京為例,從4月份開始,二手房的交易量就開始下滑,而到了7月份,二手住宅的成交量已經不足萬套,只有9700套,8月份靠救市,環比才開始止跌,但是同比還是跌的。
成交量少,中介的收入,自然也會跌,不過,對于鏈家來講,其實降價并不至于傷筋動骨。
1、在北京市場,鏈家一家的市占率大約能有4成左右,還是占大頭;
2、降低費率能攪動一下市場,活躍一下交易,倒是可以從量上來彌補;
3、更重要的是,北京的二手房房價還是在高位。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70城住宅銷售價格指數,在1-8月份,北京只有在5、6、7三個月房價指數環比下跌,而8個月的同比,均為上漲,也就是說,北京的房價其實并沒有想象中的跌多少,而是有所上漲的,而按價收取的中介費,其實也仍然保持在高位。
鏈家在行業內的收費水平并不算低,名義費率2.7%,實際執行方面可能會有點折扣,大約也會在2.5%左右,但是不少中介的實際執行價在2%左右,鏈家的降價空間還是不少的。
而且,雖然買家的負擔減少比較大,實際上鏈家的收入,并沒有減少那么多,還是以500萬總價為例,13.5萬中介費變成10萬,降價幅度大約26%左右。
倒是其他中介,跟不跟降價,就是一個艱難的選擇了。
雖然降價是好事兒,但是大家普遍對于中介的印象,并不是那么好,在某種程度上,大家認為,中介提供的服務與所收的費用不成比例。
就在《意見》公布的一個月前,著名的“謝娜張杰跳單案”判了,謝娜方勝訴,“不存在跳單”,而在此之前,輿論也普遍支持謝娜,一套近6000萬的房子,中介僅帶看了2次,就主張中介費,按2%來計算,也要120萬。
而在更早的時候,取消中介的呼聲就很高了。
取消是不太可能取消的,但是降低費用或者提高服務還是需要的。
畢竟,以后,可能更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